人權監察促釋私隱憂慮:倘「檢測證明」納App 變相內地「健康碼」
【明報專訊】政府研究指定處所的經營者日後或要檢視市民有否安裝「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及檢視其電子針卡等,才可進入,香港人權監察發言人葉寬柔關注,若政府研究將新冠肺炎檢測陰性結果等證明加入「安心出行」,會變相將應用程式變成內地的「健康碼」,且質疑有關做法的防疫效果,而若大量處所將來都要檢視進入者的電子針卡,變相是強制市民接種疫苗。
現可未經同意披露資料予第三方
現時不少人不願安裝「安心出行」,葉寬柔指出,《私隱條例》第59條寫明可以在沒有當事人同意下將個人資料披露給第三方的情况,包括公眾健康,質疑一旦「安心出行」有將市民資料收集、儲存,政府或可在無市民同意下索取該等紀錄,因此她認為政府必須設法釋除市民憂慮,從而說服市民自願安裝該程式,而非研究若市民不安裝就不可進入某類處所。
根據《私隱條例》第59條,與資料當事人的健康有關的個人資料,可豁免查閱時間限制、以合理方式查閱、用於新目的等,而適用情况包括對當事人或其他人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葉寬柔說,「若市民去哪裏都要掃描二維碼,變相其行蹤完全無私隱可言」,她關注是否到所有指定處所都要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抑或政府會擴至市民到所有食肆都要掃描二維碼,憂要求市民到不同地方均要掃描二維碼,市民無選擇下必須披露行蹤,會大大侵害個人私隱。
質疑檢視電子針卡如強制接種
另外,對於政府或要指定處所經營者檢視市民電子針卡,葉關注為何顧客到美容院等處所要被檢視電子針卡,認為政府須釐清其必需性及證明實質防疫成效,又擔心若大量處所都要檢視電子針卡,變相就是強制市民接種疫苗。她指市民對私隱有合理期望,政府要證明,要求安裝某程式、掃二維碼並無侵害私隱,並證明措施對防疫有確實效果。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