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士要「 三少」
徐大基中醫角度談養生
都市人高鹽、高糖、高脂的飲食習慣,嚴重影響血管健康,增加了慢性疾病的風險,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糖尿病),佔香港人口約三成,由於「三高」沒有明顯病徵,普遍人預防不足,患病人數持續上升,徐大基以中醫師角度,教大家日常飲食中,如何減糖少鹽少脂,令身體更健康。
劉錫賢:糖尿病患者是否要戒所有糖類食物?
徐大基:糖尿病患者的確要戒口,但不等於所有含糖類食物都不能吃,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認為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戒糖,減低進食碳水化合物,包括粉麵飯及薯類如番薯、薯仔、淮山等,主食減少卻增加了脂肪類食物,結果造成很多患者血管硬化,而糖尿病的併發症,正是和血管問題有關,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控制方面,最重要是整體的計算,食物結構仍然以碳水化合物最多,大概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脂肪類是百之二十到三十,剩下就是蛋白質類食物。
劉錫賢:日常生活中,哪類食物有助控制血糖?
徐大基:蔬菜對控制血糖有很大幫助,糖尿病患者除了計算食物整體含量外,也要注意食物的升糖指數,什麼叫升糖指數呢?譬如粥和糖水,是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一吃到肚堸角W令血糖升高,卻沒有飽肚感,很快肚餓,又要再吃其他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適合食粥;秋葵、苦瓜、西蘭花、花菜等蔬菜,卻可以減慢食物升糖指數,所以進食這些蔬菜要配合主食。
以糖尿病患者為例,吃飯時配搭秋葵或苦瓜,能將飯的升糖指數減慢,加上有飽腹感可減低飯量,又有足夠纖維令大便暢通,所以不單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膽固醇也適合這類蔬菜;曾經有患者以為秋葵有益可降血糖,將秋葵當藥餐餐吃,甚至絞成汁早上喝一杯,結果血糖不單沒有降低,還因為虛寒出現肚瀉、胃痛等腸胃問題,所以吃秋葵或苦瓜、花菜等,最大意義不是降血糖,而是減慢升糖指數,配搭主食一齊吃,也可減少主食的分量。
劉錫賢:有人說黃色類蔬菜可降血壓,是不是真的?
徐大基:黃色類蔬菜有一定營養價值,可降血壓卻沒有明確依據,針對高血壓患者,中醫更強調食物多樣化,而且比起食物種類,鹽分的控制更加重要,尤其不能忽略「隱形鹽分」,包括一些調味料、醬菜、辣椒醬等,堶掖ㄕ釩雃h鹽分,有些人在家煮R,落很多鹽仍然覺得不夠鹹,我會建議他們煮的時候不放鹽,到吃的時候再灑少許鹽在菜的表面,煲湯也一樣,有湯有料可能落很多鹽也不夠鹹,不如索性不落鹽,到飲的時候在碗婺角痐秶Q,這樣更容易控制鹽的使用量。
有患者說食物不夠味很難下飯,如果有三碟R菜,可以選一碟落鹽,其他兩碟淡味,或者用香料調味,薑、b、蒜頭、芫荽、辣椒或胡椒粉等,用不同的香料代替鹽,讓味覺慢慢適應淡口味,達到減鹽的目的。
劉錫賢:有人說早晚飲一杯蜜糖水有助穩定血壓,是真的嗎?
徐大基:蜜糖水穩定血壓可能性不大,關鍵應該是水而不是蜜糖,因為血壓升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血管阻力增大,如果血液黏稠度比較大,就是中醫所說的「瘀血」,意思是血比較稠,經過一晚睡眠,早上血壓會升高,這種情況下,晚上臨睡前喝點水,早上起H飲一杯水,都可以令血管內的血不會太稠,這樣就能達到穩定血壓的作用,一般主張飲溫水或室溫水。
劉錫賢:有些人建議我食素減肥,可行嗎?
徐大基:我不反對食素減肥,但健康的飲食關鍵在於營養均衡,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不可缺少的物質,對維持細胞膜的正常結構、神經的傳導,都有茩垠n的作用,長期素食膽固醇攝入過少,營養不均衡反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所以多菜少肉更適合,肉類方面首選白肉如魚、雞,因為白肉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對預防血脂異常、高血壓等都有幫助。
「子午覺」很重要
徐大基針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有很多著作教人未病防治或帶病養生,他說:「人的衰老從血管開始,血管硬化、堵塞等問題,令身體器官和組織供血不足,功能開始下降,中醫養生之道圍繞氣血功能,我曾經跟國醫大師鄧鐵濤和張琪教授學習,他們將中醫養生之道實踐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三大原則,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及精神平和。」
飲食有節,包括有節制及有節律,食物不要過量,以及定時定候飲食,對都市人來說很有難度,但對身體健康卻有很大幫助;起居有常是生活正常有規律,中醫認為「子午覺」很重要,子時和午時要睡覺,很多人雖然不能做到午睡,但子時(晚上十一時至一時)有機會做到的話,絕對有利健康,最後一項精神平和,與情緒和精神有關,心懷坦蕩自然精神舒暢,徐醫師指疫情帶來種種問題,但鬱結會降低免疫力,令身體產生各種各樣的毛病,所以要學習放開心懷,積極面對令精神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