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歐「競合」互動關係惹關注
過去一年新冠疫情期間,北京致力扭轉外界將疫情跟中國掛u的印象,但所謂「戰狼外交」帶來反效果,令中美和中歐關係進一步惡化。中方近期向美方再拋「競合」論述,但外界對中美關係能否在拜登入主白宮走出特朗普時代的低谷頗有疑問,歐盟更公然提出要就對華政策跟下屆美國政府達成合作協議,但雙方能否有效聯手同樣成疑。
在意大利爆發歐洲最先的大型疫情時,中國把握機會提供口罩等醫療物資,跟救助反應緩慢的歐盟構成對比,被認為是中方藉此扭轉外界視之為疫情發源地的對外形象。
到新冠肺炎疫苗漸見曙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多次表達中方願參與疫苗的國際合作,包括宣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
然而這次舉措對西方輿論的影響明顯遠不如中方外交官的爭議口琚A也令源自電影名字的謔稱「戰狼外交」走入西方媒體常見用詞,例子包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揚「美軍武漢播毒」論,聲稱是要反擊特朗普政府使用「中國病毒」等字眼。
適逢去年美國大選,上述論調反令特朗普政府「反華牌」打得更響,但拜登上台不代表趨勢會改變。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傅瑩去年11月投書《紐約時報》指中美是有可能建立「合作與競爭」關係,被視為呼應候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另一拜登幕僚坎貝爾去年《外交事務》文章的論述。但外界相信,出於兩黨共識的中美關係倒退難以真正逆轉,像美國智庫專家葛來儀去年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美雙方關係未來多年都會以「戰略競爭」為主調。過去數年無意與特朗普政府合作應對中國的歐盟,也趁拜登當選擺出更積極的姿態。《金融時報》去年11月底引述歐盟計劃草案,顯示布魯塞爾將呼籲美國把握「一個世代只有一次」的機會重建全球同盟,回應中國帶來的「戰略挑戰」。歐盟駐中國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不久再挑明,歐盟盼就對華政策跟下屆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我們需要有共同理解,以向欺凌及恐嚇、強制外交以至『戰狼外交』說『不』」。
中歐投資協定衝擊美盤算
不過,美國和歐盟的潛在分歧仍是顯而易見,蘇利文近日在Twitter轉貼中歐擬年底簽署投資協定的新聞時,表明「拜登—賀錦麗政府歡迎與歐洲伙伴提早商討對中方經濟行徑的共同顧慮」,被解讀為向歐盟施壓。然而,在時任歐盟輪任主席國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力推下,歐盟於上月30日仍跟中方宣布完成全面投資協定的談判,在歐美政壇和輿論惹來不少爭議。布魯金斯學者美歐關係研究專家賴特(Thomas Wright)稱,這事件無疑具破壞性,令人質疑拜登政府計劃下重注尋求復興跨大西洋關係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