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代移民:這代為脫離政權 態度有別
【明報專訊】早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不少港英政府公務員及較富裕家庭紛紛送子女到海外升學,希望下一代有機會在當地落地生根,「70後」Wilson便是過來人之一。定居英倫30多年的Wilson認為,香港局勢劇變,觸發新一波港人移民潮是必然的,但眼見不少港人來得急,對適應當地文化生活未有足夠準備,亦因心繫香港局勢而忽略投入新環境,「來到英國,政治不局限於與香港、中國關係,也應關心英國社會」,冀新來港人努力融入英國社會。
九七前後歌舞昇平 不少留英生回流
Wilson在1987年完成小學課程後負笈英國,他說,其父為港英政府公務員,因有公務員福利及希望為子女「買個保險」,因而送他到英國升學。據他了解,當年不少留學英國的公務員子女後來都回流返港,但他大學畢業後繼續留英工作,並成家立室,一直生活至今。當年決定留下,他說政局非其考慮因素,「其實97、98年間,香港經濟不俗,回歸前後歌舞昇平,很多朋友當時會選擇回港工作」。
Wilson觀察到,過去一年香港政局劇變,促使大批港人移英,「一類是20出頭的年輕人,他們關心社會,擔心自己狀况,其父母也擔心他們,因而與他們一齊過來;另一類是父母帶着年幼子女,由於BNO(簽證)可為他們提供免費教育,令家長安心」。
部分人來得匆忙 未夠心理準備
他認為近期移英港人來得匆忙,未有足夠心理準備適應英國生活文化,想把香港一套搬過來。從事小型樓宇發展及裝修工程的他,接觸過部分港人,較深刻印象是他們要求在家裝冷氣,但他說:「在英國裝冷氣要向地方政府申請規劃許可,需要符合噪音等標準,不可影響鄰居。可能有人覺得自己屋企裝冷氣不會妨礙他人,但這兒對會否影響他人的考慮較大。」
「歸屬身分是港人 能否融合?」
比較1980、90年代與這一代香港移民,Wilson認為兩代人移英態度有異,「以前很多人會問,你要唱其他國家國歌移民,如果(那個國家)與中國打仗,或與香港有敵對行為,你會站在哪方?效忠哪方?(現在這輩人)要脫離政權,但本身所歸屬的身分是香港人,這個香港人身分又能否跟英國人的身分融合呢?」
Wilson說,明白近期移英港人仍着緊香港情况,但可能會忽略眼前身處的社會環境,未必那麼投入,「其實也應關心英國社會,多元文化對不同民族產生的問題。當然身為香港人仍會關心香港,但更貼切的可能是脫歐對我們經濟影響,又例如印度的農夫(採訪當日倫敦有反對印度推行農業改革的示威),都可能影響我們所買入的食物或生活」。
(BNO。覓何路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