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事實查核中心9月試行 助篩假新聞

[2020.12.30] 發表
浸大傳理學院專業應用副教授李文(前排右)表示,中心正在開發香港首個以本地語言及人工智能支援的「虛假新聞研究數據庫」,將能夠自動偵測被瘋傳的可疑資訊,並查核事實,以節省時間。(浸大提供)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昨日宣布成立事實查核中心,從今年9月起試行運作,並預計未來3至5年能以人工智能篩選及查核可疑新聞。負責中心管理營運的助理教授曾姿穎表示,假新聞主要在社交媒體出現,該些假資訊容易引起很多正評或負評,當中較多涉及中美政治內容。中心冀未來以人工智能準確找出假新聞的傳播途徑及特徵。

料未來用AI App供下載

中心團隊共12人,每日從本港各大網上和社交媒體平台篩選可疑內容,議題涵蓋政治、疫情等,內容經調查後,由專業顧問審批查證報告。可疑內容會被分類為「真實」、「部分真實」、「錯誤」或「無法確定」。?

中心至今發布21篇查證報告,當中16篇證實內容錯誤,包括facebook專頁「今日正言Today Review」上月底帖文,指法國知名遺傳學家卡恩(Axel Kahn)稱「如要我要接種新冠疫苗,肯定選擇中國的」。經熟悉法語人士協助查核後,卡恩在法國時事節目的原話是:「如果要問我個人意見,我會選哪一種疫苗,中國的疫苗沒有任何問題,是運用傳統的方式研製的疫苗,該傳統方式已經被證實沒有任何問題 」,並非直接說「肯定選擇中國的」,故為錯誤內容。

中心亦推出?「BU?FactCheck」流動應用程式?,公眾可下載程式查核。中心優先邀請傳媒工作者及專業人士註冊用戶,協助查證工作,希望明年開放予公眾參與。

浸大傳理學院專業應用副教授李文表示,早前委託機構電話調查約1200名港人,結果顯示兩成受訪者認為常用媒體多假新聞,四成人認為「一半半」,提醒市民留意資訊來源是否可靠。助理教授張引說,社交媒體成為傳播假新聞的主要渠道,因網民傾向「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資訊」。

更多港聞
中大醫院下周試業 定價收費 總裁:公私院中取平衡 最快7月開24小時急症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將於下月6日(下周三)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首3個月會啟用20張病牀,佔整體3.3%。醫院引入自動分藥、實時追蹤病人...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有腦癇症、適應障礙症和抑鬱的男教師,稱前年獲葵涌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李一諤紀念學校聘用為文憑教師,惟校方拖延簽約,其後無理解... 詳情
賢學思政稱國安警查問 拋資料警告勿提港獨
【明報專訊】賢學思政4名成員早前涉「非法集結」被捕,他們昨召開記者會,澄清上周五到旺角警署報到期間,被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人員查問,而非一度聲稱... 詳情
工作假期變長留 難求職路不轉人轉
【明報專訊】港府2014年起與英國簽訂工作假期計劃的雙邊安排協議, 18至30歲香港青年可申請「青年流動計劃」簽證,在英國逗留最多兩年。不少... 詳情
【明報專訊】Michael當初到英國工作假期,既為自我增值,也希望融入英國社會,認識不同文化,找住所也特意與當地人分租,盡量少聯繫港人圈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