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組織:早公布確診戶樓層 利居民防備
【明報專訊】黃大仙東頭(二)h貴東樓累計6戶染疫,政府昨早起在附近球場設立流動採樣站,為貴東樓居民強制檢測,起初近30人排隊,半小時後已不見人龍,部分居民稱已交樣本瓶,毋須再檢測。有街坊批評政府太遲公布確診單位樓層,難以及早防備。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政府可按科學及防疫需要,盡早公布更精準的確診單位資訊,協助住戶及早防範。
每日到訪貴東樓探望年邁母親的張女士認為,「初初唔知咩單位(確診),當然擔心……係咪隔離單位都唔知」,至前日公布「15室」高層單位播毒,並非接近母親居所,才較安心。她說,政府應至少公布確診單位樓層,讓居民及早防備,「無錯是(確診者)私隱,但為髐蔡奠虓Q,政府應增加資訊透明度」。
林志釉:疫情嚴峻 私隱界線可調節
林志釉稱,疫情嚴峻時,政府應擔當「主導角色」,蒐集確診者資料後,按科學及防疫需要向市民公布精準的確診單位資訊,例如樓層或坐向,增加資訊透明度,有助住戶及早防備。
林認為,若公開資料目的是保障公眾健康,病人私隱的界線可「調節、走位」,讓住戶及政府部門更有效執行防疫措施,例如市民知道同一層有人確診,減少開門,或可減低感染風險。
他強調大眾應尊重病人私隱,不應公開非必要的個人資料,幸好港人對感染者的歧視很少,希望雙方能繼續互助互愛。
(疫情第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