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國禁核武條約明年生效 實效成疑
中英美法俄等主要核武國未加入
聯合國上周六(24日)宣布,《禁止核武器條約》已獲得所需的50個國家批准,條約將於明年1月底生效。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主席在聲明形容這是「人類的勝利」,也是對未來安全許下承諾; 201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指協議是核裁軍的新一頁。不過,美、英、法、俄及中國等主要擁有核武國家均未有加入條約,外界質疑條款的實際效用。
聯合國官員上周六表示,在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成為全球第50個國家批准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The 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令條約達成須獲50個聯合國認可的國家和地區批准才能生效的條件。這項條約將在90天後正式生效,即明年1月22日實施。
在條約生效後的一年內,締約國將召開會議,討論廢棄核武器的期限及相關內容。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透過發言人發聲明稱,《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生效標誌着對徹底消除核武器的有意義承諾,這一目標仍然是聯合國裁軍的最高優先事項。聯合國在2017年7月獲122國家支持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今年是日本長崎、廣島原爆75周年,近月不少國家紛紛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包括尼日利亞、馬來西亞、愛爾蘭、馬爾他等,反而美、英、法、俄、中等5個主要核國家未有加入條約,而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日本也沒參與,令外界質疑條約對削減核武的作用。
紅十字會:人類勝利 廢核武組織稱新一頁
不過支持者認為條約生效極具歷史意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毛雷爾(Peter Maurer)在聲明中表示:「今天是人類的勝利,是對安全未來的保證。」201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對條約生效表示歡迎,ICAN稱期待製造商停止生產核武器,金融機構不再投資核武器製造商。ICAN執行總監菲恩(Beatrice Fihn)形容這是核裁軍的新一頁,「數十年來的行動已經達成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的成果:禁止核武器」。
美聯社引述消息報道,在條約生效前,美國致函47個已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五大擁核國及北約,均不希望條約生效,敦促締約國退出條約。信件指出,該條約將在國際社會造成分裂,或對半個世紀前生效、旨在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核不擴散條約》構成危險和損害。ICAN執行總監菲恩證實有關消息。(華盛頓郵報/法新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