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Close-up:傳承「廣彩」技藝
【明報專訊】廣彩全名為「廣州織金彩瓷」,廣州廣彩瓷燒製技藝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彩師傅會於白胎(白瓷)上直接繪製紋飾,或將圖案膠印沾上色彩後印在白瓷上,師傅再以人手補畫。廣彩已有300多年歷史,但如今香港廣彩師傅的數目逐漸減少。廣彩工藝師何廖綺玲有10年製作廣彩經驗,她表示廣彩技術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掌握,要承傳這門工藝,必須有系統地學習。
文:王蓮香
圖:受訪者提供
1. 廣彩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有什麼特別之處?
廣彩的作品多元化,如可製成日常生活常見的器皿如花瓶、碗碟、煙灰皿等。因廣彩使用的色料含鉛,所以廣彩製品後來由生活實用品變為裝飾品。此外,只要與生活有關的都可以成為廣彩圖案主題,如人物、花鳥、風景等,它的色彩濃艷、金碧輝煌,而且「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圖案很多帶有吉祥的意思,例如以壽桃代表長壽。還有廣彩的圖案風格中西合璧,甚為獨特。
2. 保育廣彩的意義是什麼?
廣彩是文化與歷史的載體,例如1970年代英女王訪港,有廣彩師傅特意做了一隻碟紀念此事,上面有英文和龍的圖案,是對歷史的記載。另外,如廣彩的石榴圖案象徵多子多福,亦承載了中華文化。廣彩技術也體現了民間智慧,如師傅不用複雜的工具,只用筷子也可以畫到圓圈。
3. 你認為可如何保育廣彩技藝?
政府很有心做了很多推廣和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也曾展出廣彩,但「非遺」並非單是保育一件物件,它牽涉了人的因素,一定要有人教及有人學。推廣會引起人的興趣,但未必使人專注學習。要傳承及保育廣彩技藝,我認為需具有系統的教學,如於大專學院設有系統的課程。現時保育這項非遺的工作很急切,因為不少廣彩師傅的年紀已經很大。
4. 這門傳統工藝可如何融入現代香港的社會?
我想廣彩技藝可融入不同學科,如時裝設計、產品設計和室內設計。在活化及保育過程中,可激發出創作者的創意。例如外國有藝術家會把彩瓷造成眼鏡框、手鐲、耳環等。另外,傷健人士也可以學習廣彩,融入社會。
5. 廣彩產業化是否保育的出路之一?
廣彩產業化一定有作用,廣彩本來就是商品,從清朝開始已經是「外銷瓷」,但產品必須要受歡迎,不受歡迎一樣會消失。所以在保育過程中,除掌握技術,也要注入新元素,有新思維才會受歡迎。
[通通識 第6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