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考驗第四代領袖
學者:星洲「不選邊」 政策空間縮窄
新加坡大選明日(10日)舉行,以副總理王瑞杰為首的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袖」(4G Leaders)將全面上位,只待總理李顯龍2022年初或之前最後交棒。但他們面對的外交挑戰困難重重,新加坡最大難題仍是中美角力升溫,國內精英近年已就外交路線出現爭拗,顯示了新加坡保持外交平衡的難度。新加坡政治學者莊嘉穎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東南亞各國「不選邊」的政策空間已隨茪互利益交疊收窄而減少,「第四代領袖」外交立場較模糊,或促使中美競相拉攏,可能令新加坡更受困於中美摩擦。
新總理人選王瑞杰曾倡「合競」
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年屢次表達對東南亞各國或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的憂慮,最新例子是上月投書《外交事務》期刊,表示中美相互面臨要合作還是對抗的「關鍵抉擇」。他表明中美對亞太諸國各有重要角色,無法互相取代,舉例稱美軍對區內安全的角色是北京難望接替,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和貿易伙伴的作用也非美國可填補。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Chong Ja Ian)稱,李顯龍堅持中美可合作的希望,但無論是北京嘗試排擠美國,還是華府試圖妨礙中國冒起,都會有風險或很可能涉及大國摩擦,「我的解讀是李顯龍正嘗試警告不要讓這結果發生,但我不認為他已決定好(如何選邊)」。他認為星洲如何在中美間自處,是由下屆政府回答的問題。
李顯龍已表明寄望70歲(即2022年2月)前退休,因此新加坡過去數年已部署由所謂「第四代領袖」上位。但莊嘉穎表示,這批新領袖中無人提出過清晰的外交政策立場(王瑞杰去年訪華時曾稱,希望中美能建立「合競」(coopetition)關係,即合作與競爭共存),集體而言也未曾提供明確的方向感,「這建立了他們可被其中一方動搖的印象,有可能令中美有更大誘因去競相影響他們的立場,但這或導致新加坡在中美摩擦中更見左右為難」。
「小國本分外交」觀點遭圍攻
身為小國,新加坡在外交取向的困境早已是國內精英爭論焦點。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2017年曾撰文,以2017年「卡塔爾斷交危機」為例,提醒新加坡「小國必須一直如小國般行事」,稱像建國總理李光耀般受各大國敬重的政治家可一不可再,故現在應避免評論涉及大國的議題,例如不應就華府關注的中菲「南海仲裁案」明確表態。其說法隨即惹來外交界新舊高官圍剿,另一知名退休外交官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更斥其看法「糊塗、虛假和蚢磞M險」,質疑現實主義不代表低聲下氣盼獲大國認可。
莊嘉穎則認為,新加坡面對的外交困境是結構性的。他說,東南亞以及其他國家之所以可一直「不選邊」,實際上是建基於中美利益存在「重大交疊」,令各國有可調整的政策空間,但「中美利益的重疊收窄,代表各國可『不選邊』的政策空間也愈來愈窄」。他稱,因新冠疫情、政經脫u、對港待遇、對台關係管控和國際組織角色等爭議,中美分歧益見擴大,雙方也無退讓[象,除非出現重大變化,否則中美關係現行走向會令各國「不選邊」愈來愈難。
明報記者 周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