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歧視
【明報專訊】綜合不同學者的論說,歧視(discrimination)是任何基於種族、膚色、殘疾、性別等,令該人喪失合理的機會及待遇。不論歧視行為是否明顯,均損害受害者的利益。香港現行的反歧視法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
法被轟續禁穆斯林罩袍
法國2004年起禁止在公立學校戴頭巾,2010年又宣布禁止在公共場所戴完全覆蓋臉部的面紗(niqab)和罩袍(burqa),當時有穆斯林女性改戴外科口罩抗議。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法國規定民眾在部分場合必須戴上口罩,而罩袍禁令仍繼續生效,穆斯林以宗教理由遮臉會被懲罰,若有女性戴上宗教面紗最高可被罰款150歐元(約1259港元),並要上公民教育課。有法國穆斯林學者批評措施不一致,也有歧視之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六成自閉者家長曾被不友善對待
倡議兒童共融的團體「親切」於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網上及街頭分別訪問1025名市民和374名自閉症人士家長,結果顯示逾六成受訪自閉者家長曾被不友善對待,四成半更被取笑和欺凌。特殊奧運會香港速度滑冰代表余祖堂患有自閉症和輕度智障,他的媽媽憶述余祖堂曾被誤會在港鐵搶位坐,被罵沒家教,自己也被指摘「唔識教就不要生」。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平機會接逾千宗涉疫症歧視投訴
新冠疫情下,本港有店舖表明「不招待內地人」,平機會主席朱敏健4月25日表示,平機會收到1600多宗與疫症有關的歧視查詢及投訴,當中1000宗涉同一個案,投訴內容幾乎完全一樣,相信由網民發動。他說,投訴主要關於有人以防疫理由作「差別待遇」,歧視不同身分、來源地、語言的顧客,但無投訴由當事人提出,即無投訴人曾被該店拒絕招待。朱說,平機會只能從教育和宣傳角度向有關商戶提意見和勸喻,不涉及調解或進一步法律行動。
[通通識 第6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