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引機械臂換關節 準確度98% 減住院時間翻修率 瑪麗擬四成手術轉用
【明報專訊】嚴重髖關節和膝關節炎是退化疾病,患者或可透過換關節改善,傳統關節置換手術以手動器械進行。香港大學去年引入機械臂協助做關節置換手術,提高準確度,全髖關節置換的假體放置準確性由以往80%增至98%,術後住院時間、翻修機率也減少。港大醫學院團隊預計,瑪麗醫院未來每年會將四成、約200宗關節置換手術以機械臂進行。
香港大學醫學院去年1月引入機械臂協助做關節置換手術,瑪麗醫院為本港首間使用的公立醫院,至今年5月已完成161宗機械臂手術,包括79宗全膝關節置換、35宗單膝關節置換和47宗全髖關節置換。
鋸掉原有關節 可先3D掃描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H副教授兼關節置換外科科主任忻振凱表示,傳統換關節手術需先以人手鋸掉患者損壞關節,再裝上假體取代,手術精準度取決於醫生經驗等因素;而運用機械臂可先以3D掃描關節情G,再以機械臂鋸掉原有關節,準確度更高,以全髖關節置換為例,以機械臂放置假體準確性為98%,較傳統手術約80%高。
術後住院減一兩日 5年翻修率3%
根據港大醫學院經驗,傳統手術患者術後住院時間約5至6日,5年內翻修率為7%;使用機械臂提升精準度,可減少患者關節附近的組織損傷,住院時間縮短至4至5日,5年內翻修率減至3%。
侏儒症患者:術後翌日可下H
兩周可出院
34歲的譚小姐有先天性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症(俗稱侏儒症),3年半前感到髖關節痛,甚至無法站起。由於她骨骼較普通成人小及軟,做髖關節置換手術需更精準。醫生於2019年8月使用機械臂為她做手術,術後翌日便可下H,約兩周可出院。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H助理教授傅俊謙說,大部分病人都適合使用機械臂做關節置換手術,但因手術前要在病人腿部安裝追蹤器,若該位置皮膚狀G不理想,或骨變形等,則未必能適合使用機械臂。
美國引入 每部1500萬元
該機械臂由美國引入,每部約需1500萬港元。忻振凱表示,瑪麗醫院每年做約500宗關節置換手術,計劃日後每年安排當中約四成、約200宗手術使用機械臂,會優先讓年輕、首次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使用。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