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旅行間:一佛一追尋,一寺一故事

[2020.05.29] 發表
沙田萬佛寺——這條登上「萬佛寺」的山路上,「五百羅漢」的金身雕像坐落樓梯兩旁,每個造型各有不同的姿態。(資料圖片)
(圖:吳皓妍)
入口處的桌子上擺放了一尊達摩不倒翁,在日本很受歡迎,作為祈福物,許願前先畫不倒翁的右眼,願望實現後再塗上左眼。(圖:薛頌平)
大阪勝尾寺隨處都有達摩不倒翁的足[,圖中屋頂上放滿了不倒翁,守護寺院。(圖:薛頌平)

【明報專訊】萬佛寺的故事

吳皓妍

有時候最讓人滿足的,並不是最終到達一個被大眾認定的旅遊勝地,而是前往路途上,自己一點一滴被路程改變的心境。沙田萬佛寺以其供奉超過12,000尊大小佛像的莊嚴壯觀而聞名,但首先淨化人心的,絕對是登上佛寺前必經的、400多級樓梯的山路。

整條山路兩側是一個個金身羅漢雕像。羅漢的故事最早出現於東漢時的《佛說興起行經》,有說法指他們是親身追隨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這些尊者各有不同打扮與姿態,彷彿在表達自己得道的故事。莊嚴端坐、眼望遠山的無勝尊者,原是無勝國國王,天災戰禍民不聊生之際,曾以身軀化作肉山普救人民;尼陀伽尊者手執籃子,展現其原來的生活——市集間求存,更曾為除糞人,後來被佛陀普度,精勤修行……一步又一步,登山的我們也許在大汗淋漓、氣來氣喘之時會想:佛法高妙,山路及修行之路不是我等能及。然而,當我們左右顧盼,便會看到一直在身邊的羅漢,從斷業尊者到無憂自在尊者,他們絕不高高在上,而是在我們伸手可及的身側,他們從體態到名字都似在提醒我們:不論年代、不管身世,人人都可放下世間憂愁而得道。想到此,竟感覺未到佛寺,已被淨化。

到達山上的萬佛殿,一排排金光閃閃、整整齊齊的萬尊佛像果然壯麗非常,但除了比一般廟宇多出萬尊佛,氣派上分別不大。然而,走到殿中央,發現被供奉的除了佛像外,竟有個人像,介紹文字為「月溪法師真身」。殿側一大段石碑文字不是佛經,竟是月溪法師的故事。能在寺中石碑留下故事,不難猜到他便是建寺或主要捐款之人。然而,法師於70歲高齡親自率領眾弟子開鑿山路,擔鐵運木,從1949年起經歷8年,親力親為建寺,實是我沒想過的。

除此以外,在月溪法師生平故事中,還有多處讓人動容得難以置信的情節。最深刻如他年輕出家,更在佛前燃燒無名指及小指,又剪胸膛前之肉,再燃起四十八燈以供佛,為的是立志——樂修苦行而永不悔,參透三藏一切經典,一生傳揚佛道廣利眾生。到底佛教是什麼,能教一名「博通六經」、「肄業於上海震旦學院」、理性而學貫中西的知識青年如此以血肉立誓一生付出?法師畢生走遍中國各地,有剃染徒2人,悟道弟子8人,講經250餘會,皈依弟子約50餘萬人,可見他對佛法專心至誠,果真以一生堅持佛前盟誓。法師能感動如此多人,包括一個眼光粗淺的我,正因他對理想堅持得令人感動。萬佛的輝煌能讓人一時間沉醉在佛光的世界,但月溪法師的故事卻一直光照我心。

人們到景點勝地一遊,不外乎圖個美好回憶,在佛寺建築群轉了一圈,我也不能免俗,想留住有關月溪法師的感動卻不敢唐突拍攝其真身,只好在四周拍攝些許風光吧。一直走到有淙淙水聲的地方,我止步抬頭時看見手握明珠的水月觀音。正執著如何把此情此景拍成最好的回憶、把相機左弄右擺之際,卻見觀音之下竟有個半極b躺的、懶洋洋的笑佛,旁邊更有幾個字:凡事一笑了之。

■文化知識

佛教與文學經常結合,自佛教在中國廣傳以來,世世代代都有不少宣揚佛理的詩詞。讓我們欣賞《萬佛聖蹟錄》所載月溪法師的詩:

萬緣非實亦非空,蹤跡奚妨任轉蓬。

早有菩提生宇內,了無色相滯胸中。

月明午夜峰峰白,日落荒山樹樹紅。

盛代唐虞今在否,人間何世問漁翁。

——癸酉三月既望月溪自題

(萬佛寺《萬佛聖蹟錄》本)

詩中含佛教常有的概念,如菩提——覺悟、色相——世間物質和形貌,人間萬事萬物短暫易逝等。

深山佛寺堛漱ㄜ阯恔完|平

那些年的留學生之間早已流傳,學校附近深山中有一個秘境。趁新加坡友人前來,我便帶他一同探秘。進入深山,毫不容易。錯過了只在周末出發的幾班巴士,就只能徒步幾小時而上。我們預早到達巴士站,順利登上巴士,呆半個小時,終於到達這地:大阪府箕面市的勝尾寺。

入口處的桌子上擺放了一尊不倒翁。他身型巨大,差不多有大半個人的高度。他紅身白臉,兩抹粗粗的黑色眉毛,白眼點上兩顆黑珠,蓬鬆的鬍子間一條輕線畫上嘴唇,似怒非怒,嚴肅而沉穩,似乎在思考。

在佛寺境內,陸陸續續看到更多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不倒翁。他們如守衛般,在庭瓦上,在石欄上,在木框上,忠實地守護寺院各處,在你不為意的時候出現,給你驚,讓你喜。

最壯觀的景象,莫過於在木棚上堆積如山的不倒翁。他們一個個東歪西倒地擺放。雖然面向各方,但是數以百計的眼睛一起瞪視訪客,還是震懾人心。不倒翁的眼珠,大小與顏色深淺都不同,原來那是祈願者親手所畫的。祈願者要分別在不倒翁的後背和底下寫上新一年的目標和人生的志向。上香後誠心供奉,向神靈發誓,為達成目標,決不妥協,努力不懈,並為不倒翁塗上右眼。當目標達成後,就塗上左眼,並放置在寺廟內,向神靈報告。

這個不倒翁,其實是仿照佛教禪宗祖師達摩而製的。第一個達摩不倒翁,出自於群馬縣少林山的達磨寺(註:日文叫作「達磨」,在此保留佛寺原稱)。大約200多年前,江戶時期的天明大飢荒後,民不聊生。當時和尚便教導農民以達摩祖師的形象,製作雕刻,於祭典中作為吉祥物販售,幫補生計。一開始的不倒翁並非現在圓圓不倒的形狀,而是模仿達摩祖師坐禪而製,上窄下寬。之後慢慢變成類似蠶繭的形狀,中間寬,上下兩頭較窄。當時不少農民養蠶,「起蠶」是養蠶業的重要過程,蠶蟲在孵化後要脫皮4次,才可以開始餵食。他們便以達摩祖師不屈不撓、「七轉八『起』」的精神,引伸對「起」蠶成功的祈願,把右眼塗黑。當蠶蟲能夠吐出優質的絲後,就把左眼也塗黑,以作慶祝。其後商人之間亦興起這個吉祥物,形狀也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

「七轉八起」是日本的成語,形容跌倒七次,就要爬起來八次。達摩祖師在修道時,曾經面壁9年坐禪。這種帶茈媦衎e進,堅毅不屈的精神,至今仍為日本人津津樂道,也成為這個不倒翁吉祥物背後的寓意。疫情底下,所有遊學團取消,未來狀G也難以預測。我也要向這位不倒翁學習,朝向理想與目標,咬緊牙關,不倒,不倒。

■有關本地導賞團及海外遊學團,詳情見https://www.spec-culture.com/

■吳皓妍

曾為中學中文及中國歷史教師,現為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負責本地深度遊及文化活動。

■薛頌平

日本學碩士,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專門策劃海外遊學,兼任中文大學研究助理。

文:吳皓妍、薛頌平

圖:吳皓妍、薛頌平、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48期]

更多教育
文學十三邀:獨立出版的堅持
【明報專訊】2016年,文藝評論雜誌《Sample樣本》創刊,每期聚焦一文化主題,以編輯專題及文稿眾論深入探析,主題多元,包括居家、遊戲、食... 詳情
卷二練筆:卷二回顧與前瞻
【明報專訊】今期來個回顧與前瞻,簡析2020卷二寫作卷3道題目,除第一題需要考生準確回應「律己以嚴,待人以寬」的修身處世之道外,其餘的發揮空... 詳情
作戰攻略 備戰文憑試:2020 DSE中文科試後分析 卷一的特別補充
【明報專訊】談談範文的覆蓋率 問︰蒲sir,記得你去年說過,在非範文的環節發現範文,例如卷四說話,2020也有這種情G嗎? 答︰... 詳情
周圍「中」: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大家喜歡和朋友做什麼?到沙灘曬太陽?水上活動?還是到樓下的便利店一起吃雪糕?不過,夏天暴雨特別多,有時候還會颳颱風!所... 詳情
周圍「中」:智慧雨具擋暴雨
【明報專訊】古代的雨具十分齊全,不但有雨傘,還有蓑(粵音:梳)衣和笠(粵音:粒)帽。所以,古人也可以在下雨天出門! 油紙傘 「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