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負面影響 與極地太空獨處類似

[2020.04.27] 發表
加州人潮:美國疫情仍嚴峻,包括加州在內未解除居家令,但當地面對熱浪,部分海灘在上周末解封,引來大批泳客。圖為加州亨廷頓海灘前天出現人潮。(路透社)

全球多地在疫情之下實行「居家令」。有學者分析指出,民眾在居家令之下面對隔離和孤立而引發的情緒反應,與在極地的研究員和太空人面對的相類似,通常是一開始時樂觀積極,繼而消沉暴躁、生產力下降,尾段又會重新振作。學者指出,長期隔離使人減少與人面對面溝通機會,增加人的壓力,但與家人被迫長期共處,亦容易使紛爭小事化大,增加日常拗撬。

遲緩多睡健忘似冬眠 放大拗撬

人類的晝夜規律主要受光照影響,但也受社交生活的影響。科學家指出,長困家中會大大限制外部刺激和引起類似動物冬眠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在南極及太空的研究對象顯示,他們傾向動作遲緩、睡得更多及更健忘。南加州大學教授帕蘭卡斯(Lawrence Palinkas)指出,居家隔離與上述兩種狀况雖不盡相同,但亦有可借鏡參考之處。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顯示,孤立、孤獨與抑鬱、癡呆、心臟病及中風有關。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及神經科學教授霍爾特—倫斯塔(Julianne Holt-Lunstad)指出,長期孤立所帶來的健康風險相當於每天吸15支香煙,令人短壽。她表示,實驗室研究顯示短暫的孤獨狀態與血壓變化、壓力荷爾蒙增加及炎症有關。她說﹕「人類是社會動物,在群體中感覺較安全。若我們與他人缺乏親近感,我們的身體就會作出反應。我們的大腦會發出與『戰鬥或逃跑』相關的信號,令我們處於高度戒備狀態。」(華爾街日報)

更多國際要聞
英國傳媒昨(26日)引述政府消息報道,政府已下令生產5000萬套由牛津大學研發的抗體檢測工具,盼藉以確認民眾是否已對新型冠狀病毒建立免疫力,... 詳情
西班牙放寬居家令 小孩大解放
西班牙實施6周「居家令」之後,周日起批准14歲以下兒童在成年人陪同下外出活動。首相桑切斯上周六晚在電視演說稱,倘若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持續下降,... 詳情
紐約州擴大為醫護檢測 目標每日4萬人
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上周六(25日)宣布,紐約州將擴大為急救員、醫護人員和必要員工(essential emplo... 詳情
比利時確診孕婦阿曼丁(Amandine)日前順利剖腹產下一名健康女嬰,現在她將學習如何在戴着口罩的情況下照顧好女兒。 據《路透社》報道... 詳情
韓聯社報道,韓國截至周日(26日)凌晨零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復陽」個案累計有263宗,較前日(24日)新增13宗。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