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七成停飛 啟無薪假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民航班機上的密閉空間讓多數人有感染的恐慌,中國各地旅行限制增多更導致乘客人數銳減,有接近2/3的中國民航客機處於停飛狀態,多家民航也紛紛大幅縮減營運規模。
《中央社》綜合報道,中國民用航空局日前在記者會表示,春節以來中國各航空公司累計旅客運輸量為1021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下降70%,期間平均客座率不到45%。
大幅減少的旅客人數迫使各航空公司減少航線,並讓飛行員休無薪假。據產業分析師分析,中國已有多達70%的飛機停飛。
分析師並補充,儘管中國國際、東方以及南方等3大航空公司可望度過難關,「但如果疫情繼續蔓延,規模較小、負債較多的航空公司將會相當脆弱」。
分析表示,「規模較大的航空公司,也就是中國政府支持的那些航空公司,將會挺過這一難關,只要疫情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得到遏制」。另兩名航空業專家稱,擁有多家航空公司的海航集團也可能受到打擊。
曾經大肆收購的海航近期一直在出售資產以減少巨額債務,但是據中國民航局下屬的民航科技研究院不願具名的主管透露,疫情對集團帶來了「相當大的虧損壓力」。他表示,除非乘客數量在未來3個月恢復正常,否則該集團可能會因高槓桿率而出現財務困難。在那種情況下,3大航空公司可能會選擇性接手海航的部分資產。
瑞銀(UBS)亞洲交通運輸業研究主管連沛堃表示,規模較小的航空公司將面臨現金流問題,「終局可能是一場政府紓困」。
報道說,北京方面已經提出一系列針對航空公司的減負措施,包括免徵增值稅和免徵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這些措施也許有助於降低成本,但在大量取消航班的背景下卻是微不足道的。
春秋航空一名高層主管表示,減稅措施尚不足以彌補1月20日至2月10日取消航班所造成損失的1/3,「我們在為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