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防(fong4) 疫(jik9)

[2020.02.14] 發表
馬鞍山天宇海外有衛生署人員洗地,加強衛生防疫。(資料圖片)
來自武漢的73歲女患者(圖)與丈夫同被確診武漢肺炎,由身穿全身保護裝備的人員送上救護車,轉送瑪嘉烈醫院隔離治療。(資料圖片)
太平清醮乃道教儀式,起源與驅疫有關,新界東北的「慶春約」每10年就會舉辦一次打醮。(鄉郊辦提供)

【明報專訊】傳統最重要的節日,掃興地遇上新肺炎全國大爆發,發源地武漢乃至香港的應對皆頗受批評。或許正因醫療進步,現代人不再視疾病為洪水猛獸,對疫症的重視反而減弱——換轉是每場病都可能要命的古人,想法即迥然不同。

驅鬼

中國人把常壞事的人稱為「瘟神」,比喻人見人怕希望盡快送走,源於遠古對疾病的理解:古人認為傳染病是鬼的作祟,字書《釋名》、《玉篇》皆以此解「疫」。疫既然牽涉存亡,自然成為節日的重要主題:除夕大掃除的前身「儺」,便是戴面具的巫覡提着武器驅疫的祭儀;而「惡月惡日」的端午,則有掛艾草人偶、插菖蒲劍、製香囊等眾多辟邪驅毒的習俗。這兩日後來更變成善於捉鬼的鍾馗的祭日。以季節來看這確有其理:除夕通常在大寒或立春之後不久,端午則是天氣剛熱之日,皆是天氣轉換、疾病多發的時節。

隔離

現代防止疾病擴散的基本方法是隔離,這早可見於秦漢。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提及「癘所」,似是秦代已有隔離病人的處所;《漢書.平帝紀》謂「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讓染疫者在空屋養病。唐宋起更有安濟坊、悲田院、養病院等收容病人的設施——不過在古代衛生條件下,瘟疫動輒奪去災區大半人口,這些設施的作用不宜高估。而隔離措施也不限於生者,宋代起官方設有漏澤園埋葬貧戶遺體,慎終之餘亦避免瘟疫滋生——但現實是人多之處葬地供不應求,不少人只得不情願地火葬(《宋史.凶禮四》)。

打醮

更現實的問題是,官府不一定有心有力處理疫情。國衰缺錢固然無力救濟,地方瞞報以粉飾政績亦是常事,李鴻章便曾向外國人講述瞞報可減省皇帝勞心的「為官之道」,資訊闕如自然難有平息的一天,至今歷史似乎仍在重複。除了慈善機構的有限救濟,百姓就只能自求多福地依靠民間宗教——譬如在香港,農曆新年拜車公、5月長洲太平清醮、中秋大坑舞火龍,起源都與驅疫有關。現代人看來或許只是迷信,但一如大多數傳統祭儀,這種抗疫記憶的另一意義是參與者的身分認同。在這已過度都會化的城市裏意義尤其突出。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23期]

更多教育
破讀日常:我在2003年學到什麼?
【明報專訊】原來SARS已經是17年前的事了,相信很多年輕讀者都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段非比尋常的香港歷史,但很不幸,你們現在有「機會」了!香港社... 詳情
作戰攻略.卷一應試思維 (17):——突襲的雙破折號——
【明報專訊】以下為2019 DSE的一條題型(2分,題目略為改動)︰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雙破折號有什麼作用? 世界上的大罪惡,大... 詳情
周圍「中」:元宵猜燈謎
【明報專訊】中國人慶祝新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慶祝玩意多,在緊接的情人節,也來繼續「中國情人節」的玩意吧! ◆知多點 每年... 詳情
周圍「中」:逛燈市賞花燈  吃元宵多滋味
【明報專訊】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元宵節和祭祀道教「太乙神」有關,例如漢代農民會在田野手持火把驅趕蟲獸,祈求新一年豐收;漢武帝每逢... 詳情
【明報專訊】■遊戲一 1. 肯 2. 白 3. 白花油 4. 好 5. 七上八下 6. 日全食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