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不爭意識形態成關鍵
【明報專訊】澳門回歸20年取得成就,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澳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駱偉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澳門善用及堅持一國兩制,核心是不要有意識形態之爭。他舉澳門大學與澳門機場為例子,證明一國兩制下,澳門得以擺脫土地空間有限的束縛,為日後發展打下了基礎。
回歸前 珠澳合建機場告吹
1990年代,澳門與珠海準備聯手建機場,當時選址即在今日的橫琴。因當時澳門未回歸,沒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而告吹;對內地而言,澳門未回歸,亦不可能接受再「割」出一塊地方,「結果澳門機場僅一條填海建設的跑道便斥資51億澳門元。按照1990年代的物價標準,這些錢在珠海建個機場都用不完」。
駱偉建說,澳門與珠海聯手建機場未果的最大原因就是政治問題,目前珠海和澳門兩地機場距僅50公里,功能設置上,是極不合理。
回歸後 准橫琴建大學校區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建設,則在澳門回歸後。中央批准澳門在橫琴建設一個大學校區,校區封閉管理,屬澳門管轄區。駱偉建表示,從投資角度而言,校區設置對橫琴並沒益處,但在一國前提下,校區管轄給珠海還是澳門都沒有關係。
(系列之三?完)
(澳門回歸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