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精練:二○一九年聽綜卷試題分析三 /拓展的深淺
【明報專訊】每逢公開考試,便有所謂題型操練。操練題型是必要的,但若走火入魔,便會完全忽視題目的要求,落得有形無實、放榜被結果嚇昏的下場。最務實的做法,莫過於形實兼備:所謂「形」,是題型操練,相信大家已有經驗,本文不論;所謂「實」,是認清題目要求,當中分別是考核閱讀能力的部分,非盲操卷可克服。
◆添加3字的效果
2019年綜合卷的整合拓展,要求「先指出兩項宜居城市的特質,並舉例說明有關特質如何締造幸福生活」。所謂「特質」,是前文提及宜居城市的「兩大範疇」及「六項內涵」;「舉例」即以「便利城」及「關愛城」為例,目的在於指出這些城市的各個配套如何讓居民擁有幸福生活。
其實,2019年的綜合,除了篩選資料耗費時間外,其實也算容易。為什麼呢?如果將題目改為「先指出兩項宜居城市的特質,並舉例說明有關特質如何為香城締造幸福生活」,那便有天淵之別了。
請看清楚!我只加了「為香城」3字,便完全扭轉了2019年的拓展方向。2019綜合卷只要求針對「便利城」及「關愛城」的居民論證,不過若題目加上了「為香城」3字,那考生的任務便是借鏡「便利城」及「關愛城」的經驗,再指出香城應該如何讓居民擁有幸福生活了。
◆過往拓展的深淺程度
針對2016至2019年卷,似乎一年深、一年淺。怎樣說呢?
2016年,題目要求「分別說明這些活動如何吸引同學閱讀」,如果將這條題目改淺,可以變成「分別說明這些活動的成效」。「成效」涵蓋極廣,無論提升閱讀興趣、改善成績、愛上閱讀等,均在其列。如果將題目指向「如何吸引同學閱讀」,收窄特定的拓展範圍,要求分析活動如何讓學生愛上閱讀。
2017年,題目要求「說明活化古建築時的兩個原則」,只要求拓展「活化原則怎樣應用至古建築」,要求比較簡單。然而,2017年卷的設計上,沒有指明「活化原則」可以兼用一個或以上的建築例子論證,而且學生不諳保育議題,導致拓展上遇到不少難關。
2018年,題目要求「向全體同學介紹走出教室應有的兩種態度,並指出與該態度相呼應的活動,說明該態度對於走出教室學習的重要性」。所謂「走出教室」,實質變相提供貼士,有助選取資料三的兩項「校外活動」。另外,「重要性」是分析的向度,涵蓋面廣泛,設若收窄至「影響」或「意義」,則難度會大大提升。
2020年,到底會有何改變呢?最治本的方法,還是準確理解題目的重點,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文:余震宇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