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反國教科成功非單靠罷課 學者:今次沒讓步[象
【明報專訊】近年重要的社會運動都有罷課,包括2012年反國教科風波,以及後來演變成佔領運動的2014年爭取「真普選」運動。今次反修例運動再醞釀罷課,學者分析指反國教科一役能成功,當中還有絕食和立法會選舉等因素;今次運動焦點已發展至勇武派抗爭,關鍵未必在罷課,成效還要視乎參與人數。
蔡子強:今次焦點勇武抗爭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反國教科時期,手腕強硬的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尚未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到佔領運動時,習已成為最高領導人,當時盛傳習認為港府過往已兩次讓步,包括23條立法及國教科爭議,不會再讓步第三次,且「8.31框架」是中央所定,故沒讓步空間。
至於今次反修例訴求,蔡認為本來修例只是特區政府負責,及後港澳辦表態,代表中央已牽涉其中,要政府再讓步是難上加難。他說近日不少外國傳媒來港,就是要看中央未來究竟會否出動武警甚至解放軍。他認為現在最關鍵並非罷課,而是暴力衝突會否升級及延續;雖然罷課也是大事,但「和理非」不能主導運動,焦點將會在於勇武派如何抗爭。
馬嶽:撤科亦有選舉因素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則認為,一星期只罷一天課的構思特別,加上罷課成效如何要視乎多少人參與,目前要評論是言之尚早。他又認為,反國教科最後成功,是因為當時還有絕食、公民廣場抗爭,加上臨近立法會選舉,更是讓政府有動力去避免影響選情,故罷課並非成功主因。
即使面對罷課,蔡及馬均認為,這次政府並沒任何讓步的[象。
明報記者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