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西骨科新症等3.75年冠各區
【明報專訊】醫管局骨科和內科門診持續成輪候重災區,各聯網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均逾100周。港島西骨科輪候時間最長,隊尾要等約3.75年,按季再增14周。瑪麗醫院骨科主管期望透過加人手、門診節數,未來一年輪候時間不再增加,長遠縮短至100周內。
至今年6月的一年內,公院骨科門診有11.2萬新症,7個聯網穩定新症的90百分值數(下稱隊尾)輪候均逾100周,港島西達195周,再成為各聯網之冠。至6月底,全港輪候全關節置換術個案達2.3萬宗,輪候最長為新界西,達5年。另外,過去一年有約14.5萬宗內科新症,港島西最長需等130周。
瑪麗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門主管黃一華稱,隨人口老化,患關節勞損、退化者愈來愈多,加上港島西多處理複雜骨科手術,例如骨科腫瘤、脊椎嚴重變形等,術前需花長時間預備,部分手術更要做一至兩日,醫生少了門診時間。
中位數22周 聯網最短
港島西骨科穩定新症隊尾輪候時間雖長,但中位數僅22周,為各聯網中最短。黃一華說,該聯網會細看轉介信,盡量安排較嚴重的穩定個案盡快看醫生。黃說聯網採取這策略多年,才能做到大部分新症都能在半年內看醫生。黃承認,隊尾輪候太長並不理想,盼今年麥理浩復康院加開新骨科門診後,逐步將隊尾個案安排較早時間就診,並爭取特別酬金加開門診、增加人手等,盼一年內輪候時間不再延長,長遠縮至100周內。
醫院管理局早前文件指出,2018/19年內科、眼科和骨科整體的隊尾門診輪候時間分別是116周、114周和132周。內科輪候按年升14周、眼科升19周、骨科亦升12周。文件估計需將內科新症門診服務量提升15.8%才能追上需求增加,免輪候時間再增;眼科和骨科則分別要增11.3%和11.6%。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稱,隨人口老化,骨科、內科和眼科照顧更多長者病人,病人「有入無出」,各專科現集中盡快處理嚴重病人,嚴重個案多能數周內就醫。她認為需靠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專科壓力,並同步改善職位和待遇挽留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