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居民﹕夏夜尋找兩棲動物
【明報專訊】兩棲動物年幼時會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幼體長大便會長出肺部和四肢。此時,牠們可透過肺部和皮膚呼吸,並在陸上生活。牠們跟爬行類一樣都是變溫動物,身體溫度會隨環境變化。初春至夏季是大部分兩棲動物的交配季節,此時牠們會比較活躍。加上晝伏夜出的習性,使夏天的晚上成為觀賞兩棲動物的好時機。就讓我們認識香港常見的兩棲動物吧!
花狹口蛙 頭小身胖
花狹口蛙是香港常見的蛙類,牠們頭部細小加上圓胖的身體,外形十分有趣。每逢繁殖季節,雄蛙會發出像牛叫的聲音來吸引異性。
香港瘰螈 獨特橙斑
香港瘰螈是本港唯一成體有尾巴的兩棲動物,棲息於淡水溪流。長大後的香港瘰螈為深啡色,腹部有鮮明的橙色斑點。
這些斑點就像人類的指紋,每個個體上的斑點分佈都是獨一無二的。
斑腿泛樹蛙 機關槍鳴叫
許多人以為蛙類只會在潮濕的環境生活,其實牠們當中也有爬樹高手。斑腿泛樹蛙能利用足趾端的吸盤,附在樹上休息。除了農田及池塘,牠們也能於較少水的環境中生活。在繁殖季節,雄蛙會發出嘈吵而短速的鳴叫聲,像機關槍一樣。
黑眶蟾 毒液做武器
黑眶蟾蜍俗稱「癩蛤蟆」,屬常見夜行動物。黑眶蟾蜍皮膚一般比蛙類乾和粗糙,全身長滿疣和小瘤。牠們眼後有一雙大耳後腺,可分泌毒液對付敵人。
◆觀察小貼士
兩棲動物喜歡躲藏在石底、巖隙、落葉或灌叢中,以下是一些觀察小貼士:
?仔細觀察小洞和隙縫;
?細心聆聽不同蛙類的叫聲,嘗試分辨牠們;
?請勿破壞植物、滋擾野生動物或破壞牠們 的居住環境;
?切勿污染水源和隨地丟棄垃圾。
文、圖: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濕地公園
[常識天下 第1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