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電子攻擊戰機 應對中俄
輿論憂背離「專守防衛」原則
日本《讀賣新聞》昨(13日)引述多名政府關係人士報道,日本政府已制定開發搭載電波干擾裝置的「電子攻擊戰機」的方針,用以應對正提升電子戰能力的中國及俄羅斯,料最快2027年開始引進。
報道稱,開發電子攻擊戰機的方針將去年12月經內閣會議通過的《防衛計劃大綱》內容具體化。大綱主張日本建立「多次元統籌防衛力」,除陸海空領域外,加強應付太空、網絡等新領域的作戰能力,以應日益嚴峻的國防挑戰,特別是中國秘密軍事擴張令人強烈關注。
大綱列明,應為強化癱瘓企圖攻擊日本的敵方雷達與通訊設備等能力作好準備,自衛隊會在明年度起正式啟動開發工作。
消息指出,當局具體計劃將航空自衛隊的C2型運輸機及海上自衛隊的P1型巡邏機,開發成搭載強力電波干擾裝置的機種,其中以C2型為基礎的機種期望於2027年正式引進採用,而P1型的開發日程等則有待研究。由於P1的操控裝置採用的是不受電波干擾的光纖,當局期望P1能較其他使用無線電信號的戰機發揮出更強大的電子戰作戰能力。
C2運輸機P1巡邏機改裝
目前日本自衛隊的艦艇與戰機均搭載了電子戰的裝備,但主要側重於防禦層面,例如在遭受導彈攻擊時向導彈源頭方向發射干擾電波等。
報道指出,新開發的電子攻擊戰機會向空中較廣闊範圍發射干擾,令敵方的戰機與艦艇連接的通訊網絡或雷達失效,導致無法作戰。日本輿論憂慮,此舉會否背離「專守防衛」原則。
各國近年均加緊發展電子戰能力。美國國防部2017年發表首份電子戰戰略,並推動一體化電子戰軍備開發。俄羅斯亦形成龐大電子戰裝備體系,部署陸海空領域,具備偵察、干擾等功能,並曾在去年世界盃舉行期間出動電子戰部隊防範無人機空襲。
去年初美國軍方情報亦稱,中國疑在南海部署電子干擾裝置,惹周邊地區關注。(讀賣新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