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蹤:小學生抑鬱
【明報專訊】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2018年1月至3月訪問超過1800個小三至小六學童,發現17.6%學童出現抑鬱徵狀,較2017年微升,情G令人關注。
全球精神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10至19歲人口所患疾病及傷患中,精神疾病佔約16%,抑鬱症是較常見疾病,如未得到解決,將延續到成年,損害身心健康,影響生活素質。連同成年人在內,全球有超過3億抑鬱症患者。
A 什麼是抑鬱?
我們都有傷心難過的時候,例如被父母或老師責備、與同學爭執等,間中出現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我們可從中反思,尋求解決方法,改善人際關係。不過當低落情緒持久不退,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學業,則可能患上抑鬱症。
B 影響抑鬱因素
根據調查,影響兒童抑鬱的因素首3位分別是:
1 親子關係疏離
˙與父母相處時容易心煩
˙與父母討論遇到的問題時會覺得自己很笨或丟臉
˙父母很少注意到自己
2 學業壓力
˙選擇中學及升中適應
˙自由或玩樂時間太少
˙學業成績未如理想
3 朋輩關係疏離
˙與朋友相處時覺得孤單或跟他們有距離
˙與朋友討論遇到的問題時會覺得自己很笨或丟臉
˙覺得朋友會無緣無故生自己的氣
阿Bell的故事
阿Bell(化名)小學讀傳統名校,平均分雖達80多,但仍在尾幾名,同學之間競爭激烈。臨近升中,她常因功課及溫習問題非常緊張,但父親工作需經常離港,同住的爺爺和xx與她則有代溝,未能了解她的焦慮。阿Bell憶述睡前會想很多事情,小六時更經常肚痛,後來才發現有抑鬱傾向。
C 抑鬱治療
了解情緒、想法、行為的互動關係
˙藥物治療
嚴重患者需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評估及治療,透過服藥紓緩情緒
˙心理治療
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法」了解自己的情緒、身體反應、想法和行為的互動關係及影響,運用多角度思考模式及行為體驗去學習面對及處理困擾;透過「人際關係治療法」提升溝通技巧,處理人際關係
˙合併治療
同時接受 「認知行為治療法」、「人際關係治療法」及藥物治療更能有效緩和抑鬱
■考考你
1 負面情緒是否代表有抑鬱傾向?
是/否
2 下列哪項是治療抑鬱症的方法?(可選多於一項)
A. 協助患者處理人際關係
B. 迫使患者面對更大壓力
C. 啟發患者了解情緒及行為的影響
D. 以責罰方式令患者停止沉溺負面情緒
E. 醫生指示患者服用適當藥物
F. 斷絕患者的人際交往,直至病情好轉
(答案見另文)
■記一記
抑鬱症
.情緒長期低落
.影響日常生活、社交或學業
.全球超過3億患者
.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合併治療
■關鍵詞
抑鬱症 depression
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親子關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學業壓力 study pressure
朋輩關係 peer relations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醫院管理局
文:李嘉鈴、大海
圖:資料圖片
[常識學堂 第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