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京防外勢力干預明年大選
擬限網上發言具名 辨認「訊息機械人」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及其新改組的內閣將於本周一連兩天舉行集思會,聚焦明年大選,期間會審視選舉條例,防止外國勢力干預選舉結果。
去年春季,政府提出第76號法案(Bill C-76),目的是防止外國勢力干預選舉,以及規管第三方倡議組織,並且推翻一系列由前朝保守黨政府通過、備受爭議的措施。但有內幕消息透露,自由黨現在希望加強法案。因正值國會休會,有關法案正由程序及議會事務委員會(Procedure and House affairs committee)研究。
政府希望盡力確保外國人員或資金牽涉選舉,規定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政治訊息更具透明度,並同防止政黨成立倡議組織支持政黨,但迴避開支限制。
各內閣成員將於周三和周四一連兩天雲集卑詩省納奈莫(Nanaimo),他們就確保選舉避免出現網絡威嚇問題上,聆聽專家的意見,其中包括卑詩大學數碼媒體及全球事務教授奧雲(Taylor Owen)。
奧雲是公共政策論壇(Public Policy Forum)上周發表的一篇論文的合撰人。該篇論文向政府提出多個選項,可避免有人利用社交媒體操控選舉結果,並散發不實訊息和仇恨逐步侵蝕民主。
建議的選項包括規定網上發表言論的人需表明身分;訂明互聯網公司要為其平台上的言論承擔法律責任;規定平台清楚辨認「訊息機械人」(bots),這是自動化社交媒體帳戶,用作散發訊息;重新引入非刑事手段調查和回應仇恨言論,類似《加拿大人權法》(Canadian Human Rights Act)的反仇恨條例,當局於2013年因擔心箝制言論自由而廢除該條人權法;規定數碼媒體發放的政治廣告要有更大透明度;為加國人設計一個「有意義」的方法,同意蒐集和使用他們的個人數據,並亦適用於政黨所收藏的數據庫。
上述建議明顯較第76號法案更嚴苛。該法案禁止外國實體以金錢影響選舉,並禁止任何人在知情下為外國實體賣選舉廣告。
對於第三方,該法案亦規定它們使用特定的加國銀行帳戶,支付選舉相關的開支。它亦將廣告、調查和其他選舉相關活動的開支,在選舉舉行前兩個月限制最多花費100萬元,而在競選期間則為50萬元。
自由黨是次集思會亦聚焦在多個議題。在國會下月復會,以及由現在至大選舉行的一年內,政府將面對可能成為「選舉犧牲品」(election fodder)眾多難題,例如自美國違規越境到加國的求庇人潮、聯邦碳定價方案遭到省府愈來愈大的反對,以及跟反覆無常的特朗普政府持續協商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加拿大駐美大使麥克諾頓(David MacNaughton)亦會出席集思會,向內閣成員簡介NAFTA談判的最新情況。
各部長同時會獲簡報杜魯多對首次部長會議的期望。部長會議料於10月底舉行,旨在消除各省和領地之間的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