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遭蝦尾刺傷染惡菌不治

[2018.07.27] 發表
一名大媽洗海蝦時被蝦尾刺傷,兩日後出現發燒,感染創傷弧菌導致雙腿出現大面積血性疱疹。(網上圖片)
如果手指被海鮮類割破,一定要仔細觀察傷口變化,若有傷口疼痛、腫脹、發燒等情況,必須盡速就醫。

【明報專訊】近日,一名大媽在家裏洗海蝦時,不慎被蝦尾刺傷,詎料兩日後突然發燒及雙腳腫脹,送院後病情急速惡化,出現休克和多個器官衰竭,搶救10日後不治。醫院指大媽疑感染了極罕見的「海洋創傷弧菌」,這種細菌非常致命,一般感染後48小時內的死亡率超過50%。醫生同時透露,院方為此特意邀請了多個專家會診,但病情一直未好轉,而基於經濟原因,家人選擇放棄治療。

日前,江蘇連雲港市灌南縣發生一宗罕見事故,一名年逾六旬的黃姓大媽,被海蝦尾刺中手指後染上惡菌身亡。事發時大媽在家中洗海蝦,其間被蝦尾刺中右手中指,當時只略為痛了一下,就用清水沖洗傷口,之後就無理會,豈料兩日後出現發燒、起牀時下肢腫脹,出現大面積的血泡,家人旋即送她到醫院。

院方指大媽送到急症時已非常嚴重,症狀包括乳酸中毒、軟組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個器官功能衰竭等,要馬上送到急診重症科治療。主診醫生見情況罕見,召集了多名國內重症專家前來會診,懷疑大媽染上了海洋創傷弧菌。

海洋創傷弧菌屬於「無聲殺手」,有機會潛藏在海產內,包括魚類、貝類、蝦、生蠔、刺身、海產的鉤等。這種惡菌非常罕見,一旦感染48小時內的死亡率已達50%,會中專家指,江蘇省的病例不到10宗。專家表示,海洋創傷弧菌常造成嚴重的敗血症及肢體壞死,而免疫力低,例如曾患肝硬化、愛滋病、糖尿病慢性疾病和遺傳性血鐵沉積症等的病人最易受感染,而去世大媽正好患乙型肝炎,較正常人感染風險較高。

染上海洋創傷弧菌後,患者最初會發燒,受傷位置紅腫及起水泡,若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迅速發展為皮膚組織大面積壞死,出現全身中毒、多個器官功能衰竭,最終死亡。不過,醫生也表示市民可正常吃海鮮,可以少吃生冷及將海產徹底煮熟,亦要避免被海產尖銳部位刺傷,萬一受傷後出現發燒,應馬上求醫。而黃大媽的情況,因為搶救10天未見好轉,而家屬經濟上亦難以負擔,最後放棄治療。

更多中國新聞
疑女兒遭欺凌欲討公道 台檢察官率警闖幼園「審犯」
【明報專訊】有報道指,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懷疑就讀幼兒園的女兒遭霸凌,兩度率領便衣刑警衝到幼兒園,當場「開庭偵訊」,厲聲質問「是誰欺負我女...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每年有近2000名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遭受性虐待(加害者以權威、暴力或金錢,引誘脅迫與其發生性活動,例如猥褻、性侵害、性交... 詳情
賴揆市長任內重大工程 南鐵東移大埔翻版 迫遷害死人
【明報專訊】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最重視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6年來屢遇抗爭,現更驚傳住在用地徵收區旁的65歲「被拆遷戶」曾姓婦人,疑...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