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退路未失意志 鑿壁5米尋出路

[2018.07.19] 發表
少足隊昨日在記者會上展示一張在救人行動中犧牲的前海豹隊成員沙曼的素描,上面寫有感謝說話,將會送給沙曼的家人。(法新社)

澳洲電視台周一播出參與救援的潛水員訪問,詳細講述救人經過。他們憶述當時水中能見度極低,最擔心是少年們的頭會撞石,導致面罩鬆脫淹死,因此每步都小心翼翼,甚至寧可以自己的頭探路,保護他們前進。13人被困期間亦沒失去求生意志,每天挖洞壁找出路,最終挖了5米通道。

整個救援路程分為9段溺斃,英國潛水員負責最高危和複雜一段,要靠引導繩協助他們穿過狹窄和積水混濁的通道。

英國潛水員馬林森(Jason Mallinson)說:「這是我所做過的最困難、最危險和最冒險的事情之一,不是關乎我個人的安全,而是我要負責別人的安全。」馬林森稱,他潛水帶少年出洞時,要依據引導繩的鋪設,托着他們的背或胸放在自己右邊或左邊。

他形容過程令人精神虛脫,尤其最後一天面對大雨,水中能見度近乎零。「我必須讓少年緊靠着我,若不這樣做,你會令他的頭撞石。若撞擊力大會令面罩鬆脫入水,那他就完蛋了。所以我們必須非常慢和小心地前進」。馬林森稱,他用自己的頭擋在少年的頭上方,寧願自己先撞到石。潛水員曾在當地泳池與一些志願兒童練習救援過程,以評估風險。

參與救援的美國空軍少校霍奇斯(Charles Hodges)承認,事前評估救援能獲百分百成功率的機會極低,「我預計我們將要接受傷亡,也許有三、四人,甚至五人會死亡」。由於行動危險度極高,澳洲政府還要向泰國政府取得免責條款,以防任何澳洲救援人員因救人失手而負上刑責。

澳洲潛水員哈里斯醫生(Richard Harris)負責在拯救過程中不同階段評估少年狀况。馬林森形容哈里斯是關鍵人物,「他關心體貼少年,跟他們說話,讓他們平靜下來」。有報道稱是哈里斯決定哪些人先出洞,但澳洲潛水員查林(Craig Challen)表示,其實是12名少年和教練被告知行動過程後,再和泰國海豹隊員共同決定次序,「我相信是他們最勇敢的一個先出來」。

泰國一名軍醫周一亦在facebook亦讚揚少年們的求生意志,稱他們被困時每天挖洞壁希望找出路,「雖然他們沒有東西吃,但挖了5米深洞」。(綜合報道)

更多國際花絮
地質年代倡增「旱災時期」
國際地質學家宣布,地球現時所處的「全新世」地質年代將再細分為3個層級,當中最接近現在的4200年被劃分為「梅加拉亞期」,以反映地球一場廣泛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