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相對 中國公布500億美元反制清單
國務院:若美再加稅 保留相關權利
繼前日美國白宮宣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之後,昨日凌晨中國國務院公布其先前表明的「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徵稅措施」,對約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25%的關稅。美方已經表明如果中方採取報復措施將進一步增加關稅,中方針鋒相對表示「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雙方火藥味甚濃,但有美國官員透露談判仍存可能。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前日公布的徵稅清單共有1102項中國商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自下月6日起對818個總價值340億美元的項目徵稅,第二步是對284個屬於「301清單」、總價值160億美元的項目徵稅,將會在接受公眾諮詢後作出最終決定。
能源品在列 業界:出人意表
新華社在上述清單公布後6小時內發布反制清單,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公告,總共涵蓋659項美國商品。關稅措施同樣分成兩輪,第一輪的生效時間和總價值與美方基本一致,分別是下月6日和約340億美元,涉及545項商品,主要包括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第二輪的實施時間將另行公布,涉及114項商品,主要包括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
北京的第二份清單中加入能源產品,業界認為是「出人意表」之舉。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目前中國每日從美國進口的原油約為36.3萬桶,與加拿大並列為美國原油的最大客戶,路透社引述能源研究機構ClipperData分析師Matt Smith表示:「對原油來說,這是個問題,更別說還牽涉到煉油產品,局勢顯然出現重大變化。」中國每日還從美國進口20萬桶丙烷等煉油產品,關注油氣產業的網站Drillinginfo副總裁Bernadette Johnson指,中國的關稅措施會造成丙烷和多種其他產品價格上揚,液化天然氣銷售企業也會擔心,「關稅措施這樣反覆不定,造成很多市場不穩定,使得貨運銷售困難,長期(貿易)合約難以簽訂」。事件的時間點也頗微妙,美國正在呼籲其他國家擴大向其採購石油,而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尋求在本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會員國家的會議中提議增產。
第二輪涉千億美元 消息:中方也有
美國總統特朗普前日在聲明中指出,如果中方採取報復措施,例如對美國貨物、服務、農產品等加徵關稅,或者提高非關稅的貿易壁壘,或對美國出口商和在華美商採取懲罰行動,美方將開徵更高關稅。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回應稱,留意到美方的表述,中國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
另外,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出,美國接近完成對中國徵稅的第二份清單,價值將達1000億美元,勢必波及日常消費品。昨有內地傳媒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也已擬好對1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稅的反擊清單。
美貿易代表:盼帶來談判
不過,美方官員暗示還有談判可能,據法新社報道,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前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朗普總統在整個過程中體現的是,他願意談判,也會在適當時候推進(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同日亦指,希望美方的關稅措施不會導致中國的「輕率行動」,而是將此視作「向下一階段推進的機會」,「我們希望這將帶來進一步談判,以及中國改變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