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糾紛多年 馬哈蒂爾回朝添變數

[2018.05.31] 發表

大馬和新加坡的關係向來錯綜複雜,尤以馬哈蒂爾第一任期時跟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之間多年來的唇槍舌劍可見一斑。新加坡二戰後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最終不歡而散,其時馬哈蒂爾和李光耀同為國會議員,不時在議事堂針鋒相對。馬哈蒂爾後來當上首相,與李光耀繼續多番交手,據馬、李二人的回憶錄,皆曾承認與對方有過糾紛,兩國時有不咬弦。

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呼風喚雨的李光耀向來主張不分族裔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這跟當年強烈主張馬來人特權政策的馬哈蒂爾在治國理念上南轅北轍,後者曾批評李光耀的說法是煽動華人,「彷彿馬來西亞只屬馬來人」,而大馬第一任首相東姑看到潛在危險,決意將新加坡踢出聯邦。馬哈蒂爾在回憶錄中,就不諱言自己不喜歡李光耀沒完沒了地向大馬說教。

馬新近幾十年不乏明爭暗鬥,除了圍繞白礁的邊界糾紛,供水也是其一例子。在分家前,新加坡已簽署協議獲大馬的柔佛州供水,即使分家後協議仍生效,但偶有傳出大馬以供水要脅施壓星洲。新加坡為防萬一,多年來極力開發海水化淡技術。

論馬、李二人最大恩怨,莫過於拆除新加坡與柔佛之間的長堤問題。馬哈蒂爾1996年曾提出拆除新柔長堤另建新橋,但與星洲談判不順,就單方面宣布改建大橋,並修改設計駁到長堤,令星洲不滿。後來巴達維繼任首相後取消建設,兩國關係才有改善。

到納吉布年代,馬新關係更上層樓,並達成連接新加坡和吉隆坡的高鐵線協議,但馬哈蒂爾重作馮婦後,即取消高鐵計劃。

外界早就關注馬哈蒂爾回朝會否為馬新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他在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不忘以大馬變天「抽水」,惹來星洲輿論關注,他說:「我想新加坡人民,就像大馬人民,一定對獨立後長年由同一政府、同一政黨管治感到厭倦。」(綜合報道)

更多國際要聞
土耳其「中間走廊」拓中歐新商路
去年北京一帶一路峰會開幕式上,有份致辭的除了東道主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側面反... 詳情
華商:法規文化差異礙中小企進軍
乘着「一帶一路」東風,愈來愈多中資企業湧入土耳其,去年中土雙邊貿易額已升到260億美元,但中企處境到底如何?有駐土耳其中資企業高層向本報稱,... 詳情
邊陲小城建高鐵貨運樞紐
位於土耳其東部邊陲的卡爾斯(Kars)只是個小城市,較令人有印象的是作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名作《雪》的背景城市... 詳情
學者倡「化維族阻力為助力」
在一帶一路合作上,土耳其與中國算是一拍即合,但這不代表兩國關係全無障礙,其中維吾爾族議題向來敏感。土耳其人在泛突厥主義思想影響下,對北京涉嫌... 詳情
周二傳遇伏身亡 翌日現身記招 異見記者詐死引俄特工出洞
俄羅斯著名反對派記者巴布琴科(Arkady Babchenko)周二(29日)傳出遇伏身亡,俄羅斯政府成為主要疑兇。不過事情在一天之內出現戲...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