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第二階段 明推問卷調查 黃遠輝:公私合營多反對聲
【明報專訊】土地大辯論展開一個月,明日便進入第二階段,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在各區舉辦巡迴展覽,並展開問卷調查。小組主席黃遠輝接受訪問時表示,問卷將要求市民在10個短中期及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內,揀選滿足1200公頃土地短缺的選項組合;若市民未選夠1200公頃,或只表達意見,會分開另作分析。他並稱過去1個月諮詢期間,聽到較多反對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的聲音,包括擔心官商勾結。
明報記者 黃俊鋒
擔心官商勾結 質疑可用收地條例
小組過去一個月到訪不同場合,黃遠輝認為,諮詢至今聽到比較多聲音,是反對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農地儲備,當中可分為兩大類,包括不少農地實際位處偏遠地區或生態敏感地段,並非能發展全數土地,若政府要發展便需投資基建,以換取一定比例公營房屋,認為整體效益未必理想;另一類反對聲音擔心公私營合作機制會出現官商勾結,令發展商獲益,較多意見提出為何不透過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農地發展。
他表示,部分支持聲音建議要在機制下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如提高至五成,甚至七成;但他強調最終視乎社會抉擇,「如果大家都反對,認為很難釋除官商勾結疑慮,支持度又不高時,我們不會提出這個建議給政府」。
指局部發展高球場較易
黃遠輝又稱,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是較多討論的選項,特別是應否發展粉嶺高球場用地,「社會上聲音是較大,當然聲音大不代表多」。他表示,「局部發展」高球場方案較少社會聲音觸及,他個人認為從時間及發展難度上,局部發展較全面發展方案為易。
小組明日起在各區陸續舉辦40場巡迴展覽,並正式做問卷調查,6月初將同時展開網上問卷。黃遠輝表示,問卷設計類似「點心紙」,分為兩部分,先列出10個短中期及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及預料發展潛力,要求市民揀選,以滿足1200公頃為目標;之後再列出8個概念選項,若市民支持在滿足1200公頃外設立土地儲備,便可再作揀選,否則毋須填寫。
問卷設空格讓市民發表意見,因私隱問題,不會要求市民提供姓名及電話。每份實體問卷將設有編號,防止收到大量複印本。
他說,4個短中期選項內,因政府未詳細估算每項發展潛力,故小組訂立一個比例,以短中期發展15%及中長期發展30%推算可釋放土地潛力。以棕地為例,小組估算最多額外釋放330公頃土地(見表)。
答問卷倘未選足1200頃
分開另行分析
黃遠輝說,若市民在問卷未選夠1200公頃,工作人員會先詢問,以了解是否再揀選,但不會強制要求市民必須選足。他說,已選夠1200公頃的問卷將由電腦分析,至於其他問卷,「舉例來說,市民只揀選棕地一項;或完全不揀選任何選項,只填上個人意見」,則分開另作分析。
被問及會否出現大量「一式一樣」意見的問卷影響結果,他稱,網上問卷的IP位址若過分重複,將會剔除處理,實體問卷則用人手分析每份意見,並計算反對及支持的選項佔比。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小組在問卷設計方面傾向市民揀選多個選項,尤其是在短中期選項內加入發展比例,降低棕地等選項的發展潛力,「最終市民無論如何揀選,都會選擇到政府希望發展的選項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