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0年前四川汶川大地震,除了傷亡慘重,亦破壞當地農業。其中一個原盛產木耳的重災區什邡市,當地以傳統方法培植木耳的農戶致力恢復生產,但同時加劇培植時所產生的有毒物質及廢料。香港理工大學師生研發「菌絲子彈」,農民可直接將子彈插入培植包內,減少中毒及空氣污染。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玉成表示,當地有5000個農戶,每年生產約5萬公噸木耳。他解釋,當地人用傳統方法種植木耳,即是將粟米芯及木糠等廢料製成種植包,以燒煤方式高溫蒸木糠包消毒;接荓N木耳菌種混入種植包內,但放入菌種過程需要在一個密封的木箱內進行,其間更要不停釋放甲醛以免培養出其他真菌,影響木耳生長。 免甲醛減PM2.5 學生赴川示範 甲醛含有毒物質,甚至致癌,嚴重影響農民的身體健康。陳玉成與學生於是共同研發「菌絲子彈」,即先在小木籤上培植菌種,以酒精消毒,農民只需將子彈插入種植包便可待木耳生長,不再需要用甲醛消毒。他們又推動農民使用天然氣來高溫蒸種植包,減少排放污染空氣的PM2.5等。他說正與大灣區創科公司商討大量製作,一個子彈約售1毫,與以前農民人手混入菌絲的成本約1.5毫比較,不但較傳統方法更便宜,產量亦相同。 每名理大學生均須參與服務學習課程,其中在2013年開設「教育農民更健康地生產食品」課程,由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帶領學生前往四川什邡市,進行農村服務計劃一周,為當地農民設計合適的種植方法。學系課程主任陳頌恩補充,團隊同時幫助農民循環再用種植包,教導其培養蚯蚓,增加廢料中的氮素,將其轉化為可種植植物的泥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