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川震當年,是有紀錄以來中國慈善捐款首次突破千億人民幣,各類社會組織、萬計義工從各地趕到災區,參與緊急救援、物資發放、心理輔導、衛生防疫、兒童教育等,因此2008年亦被稱為中國「NGO元年」。 災民欠概念 問「什麼是志願者」 四川作家冉雲飛憶述,當時災民問他們是誰,他們說「我們是志願者」,災民還反問「什麼是志願者?」,說明當時普通農村還沒有這個概念,「在他們的印象堙A發物資的只有政府」。冉雲飛說,志願者在災區表現得高效、清廉,「這讓政府很不爽,因為志願者做好事搶了他們的風頭,讓老百姓知道了有人比政府厲害」,志願者團隊後來多被勸離,也因為政府等原因難以在當地扎根。 即使是官方紅十字會亦有甩漏,四川省和成都市紅十字會的倉庫因為捐贈物資太多而超出負荷,北川災區在地震前人口約16萬,卻收到超過22萬張棉被。大量物資未有得到妥善發放,2014年,綿陽一處倉庫中還發現大批已經發霉的衣物和食物,堆積如山的樽裝水原封不動,但已經過期,這種醜聞令官方慈善機構的聲譽下降,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及其他災害中,民間捐款亦多投向普通NG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