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 全球耕地向北移
熱帶地區出產減 貧上加貧
彭博社的研究顯示,全球的食物分佈正受到氣候變化影響。隨着寒冷地區變暖,溫暖地區變得更炎熱,無論是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或是波爾多葡萄酒、爪哇咖啡等奢侈品的生產也面臨改變。最有利的耕種和捕魚區域開始轉移,意味漁農業、食品加工商,以至購買食物的消費者也受到影響。氣候變暖對食物生產的影響,造就了一些贏家及輸家。在富裕國家的問題,可能是鱈魚減少了,而龍蝦增加了。在貧窮國家的問題卻是乾旱加劇及疫症蔓延。
隨着環球氣溫上升,部分農作物的最佳生長地區正由熱帶、低窪地帶,轉移至氣溫較溫和的地區。印尼、埃塞俄比亞和秘魯的咖啡農,正把農地向山上轉移。部分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也在遷往較涼快的海域。在大西洋和北海,英國漁民可以撈到的鱈魚減少,因此英國增加了從冰島、挪威和中國進口鱈魚,用以製作炸魚薯條。
鱈魚減少 龍蝦增多
彭博社引述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海洋生物學和全球變化副教授Stephen Simpson指出,來自寒冷水域的魚進一步北移,意味英國大部分魚要進口。在這轉變中,高緯度地區正在受惠。在美國北部的緬因州的海岸,捕獲的龍蝦比以往多,儘管未來溫度若進一步上升,可能會影響到龍蝦等甲殼類生物的繁殖。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高級副總裁Jason Clay向彭博社稱,最有利的耕種區域正在轉移,美國由俄亥俄州延伸到北達科他州的玉米帶,正向加拿大邊境延伸。加拿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比以往增加,耕種季節也有所延長。俄羅斯亦受惠於溫度上升,小麥迎來大豐收。這或加劇了這些地區的糧食供應過剩問題,推低價格。
耕種季節延長 加國農產增
但對很多人來說,氣候變化都是壞消息。氣溫上升會鼓勵害蟲和真菌生長。美國和加拿大的農作物受有毒真菌的影響增加。咖啡農民面臨愈來愈多害蟲的威脅,而葉銹病(leaf rust)等疾病也衝擊中美洲。
波爾多紅酒產量 處60年低位
由洪水到乾旱的極端天氣,亦會為農業帶來損失。當極端氣候愈來愈頻繁,將對農業的影響亦會愈來愈嚴重。在法國,變幻莫測的天氣,對波爾多葡萄園是一場災難。春季的霜凍會破壞葡萄藤,夏季的風暴又會令香檳葡萄腐爛。當地的葡萄酒產量已降至60年低位。此外,在歐美地區突如其來的暴雨,也會令小麥的蛋白質減少。
巴西咖啡農與乾旱氣候搏鬥
橫掃非洲的乾旱,則在兩年前為埃塞俄比亞到南非的玉米收成帶來災難。過去幾年,頂級咖啡出產國巴西也一直與乾旱天氣搏鬥。受咖啡師青睞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對降雨和溫度變化最為敏感。這些咖啡豆樹通常在高海拔地區種植,在較涼爽的溫度下,水果能慢慢成熟,形成更複雜的酸味和甜味。不過近年許多咖啡生產國的溫度慢慢上升,暖和的天氣令咖啡更快成熟,味道亦不及以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