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於2016/17學年削減「廣泛閱讀計劃津貼」,惹來教育界反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月中公布,將在2018/19學年起,向全港公營中小學提供全新的推廣閱讀津貼,小學和中學每年分別最多可獲4萬元和7萬元,涉每年經常開支4800萬元。本報以系列報道,追蹤中小學近年推動校內閱讀文化的範例及經驗,以及各校對運用新津貼的展望。
(閱讀系列.之一)
抄寫簡介、引述文句,再加上讀後感,相信是不少害怕看英文圖書的學生完成閱書報告的公式,惟往往交了功課,卻沒有享受閱讀的樂趣。位於將軍澳的迦密主恩中學為推動學生閱讀英文書,於中五級成立「文學圈」,安排學生先閱讀同一本英文書,其後讓學生從寫作背景、修辭手法和個人感悟等不同角度思考,再自主設定問題討論,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英文之餘,尋找閱讀樂趣。
該校2014年起讓全體升中五的學生閱讀英文小說The Giver(《記憶傳授人》)。教師之後會在課堂進行「文學圈」活動,先將章節分為多個部分,並於6個相連課堂,即每次80分鐘的課堂,讓學生6人一組,分工合作,深入討論。
初中年讀8本 高中4本
分組後學生須各司其職,負責蒐集資料的學生會尋找作者背景等;負責找出佳句的學生就要分析書中哪個部分使用了擬人法等修辭;有學生負責繪畫出書中情節;另有學生將書連結至日常生活。該書中人物生活在當權者設定的框架內,曾有學生將故事與現實中朝鮮的封閉社會比較;亦有學生設計「討論問題」和向全班匯報討論成果。
該校跨學科語言組主席黎麗如老師認為,「文學圈」可提升學生自主,「(以前)好單向,老師教,你答問題」,但透過活動,感覺「(學生)可以有好多想法」,曾有學生為爭拗故事結局看法,不願意結束討論。黎又說,儘管學生或會選取較簡單文句來匯報,但可透過朋輩學習而得益。
除在高中推廣閱讀,該校初中每周設一節40分鐘閱讀課,初中學生每年亦要閱讀8本書,每次閱書後須完成一兩頁工作紙,最後以其中一本進行廣播劇、戲劇等專題研習;高中減至3至4本。
新增津貼買電子書
政府即將推出新的資助計劃,為學校提供經常性津貼推廣閱讀, 中學每年最多7萬元,該校副校長(教務)徐家賢表示,過往兩年政府停發廣泛閱讀計劃津貼,學校購書資源有少許減少,「每一科給的錢少了一些」,惟因該校茩咫五^文學習,校方從恆常資源調撥經費,確保語文科圖書資源並無減少,未來將利用新增津貼,添置多些電子書,並舉辦講座和工作坊等提升閱讀興趣的活動。
明報記者 劉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