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主動求助增 顯華社歧視偏見漸減
【明報專訊】剛獲安省勳章的華裔精神科醫生兼律師張培德指出,在安省的華人社區,主動向康福心理健康協會求助的人數愈來愈多,說明了華裔移民對於精神疾病的歧視和偏見已逐漸減少,康福心理健康協會在發動宣傳攻勢,幫助華裔移民與歧視抗爭的長期努力功不可沒。
張培德醫生於1973年在加拿大獲取了精神病醫生的行醫牌照,直至在2014年完全從醫生崗位上退休,行醫已超過40年。他還是一名執業律師,一人同時肩挑醫生和律師兩份重任長達20多年。他現已為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找到了接班人,為正式退休做準備。
張培德醫生是康福心理健康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回憶說,在上一世紀70年代,很多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華裔患者因語言障礙而在求診方面面臨很大的障礙。
他說:「他們到醫院求診很困難,醫院因無法與他們溝通而不收病人,這是一個問題,華人社區在精神疾病治療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患者也有獲取治療的權利。」
張培德醫生遂聯同其他精神科醫生、家庭醫生和多倫多公共衛生局等,商討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並且開始向安省政府申請經費資助。
他說:「我們在當時向安省政府申請資助,等了好幾年。後來因為越南難民潮爆發,這些被加拿大接收的難民經歷了苦難,精神健康問題比較多,我們提交的建議書最終獲得政府的批准,在1982年正式創辦了康福心理健康協會,為東南亞社區中的華裔患者和越南裔患者等服務。」
張培德醫生頗為感慨地說,康福心理健康協會現踏入36周年,從最初在中區華埠只有一間辦公室,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到今天逐步壯大,設有4個不同地點的辦公室,屬下有60多名僱員。而在前幾年,康福還增添了針對韓裔移民的服務。
他說:「在華人社區,人們忌諱談論精神健康疾病,認為患有精神疾病是羞恥的。康福心理健康協會在過往多年來在社區內發動宣傳攻勢,讓人們了解患有精神疾病不是羞恥的,就像人們患有糖尿病等疾病一樣。華人社區內現有愈來愈多的人主動向康福求助,說明了華裔移民對於精神疾病的歧視和偏見已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