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提出向海洋公園撥3.1億元發展教育旅遊,多個動物保育團體連同立法會議員向財政司長陳茂波發公開信,批評這是「倒錢落海」,認為海洋公園圈養海洋動物,向下一代灌輸扭曲的環保觀念及生命價值觀。有立法會議員計劃提出修訂案,要求政府收回撥款建議。海洋公園回應稱,園方在人道對待動物方面獲國際認證,又強調在園內展示動物,可令遊客學習海洋生物知識。
海洋公園﹕人道對待動物 獲發國際認證
「豚聚一家」、「香港非牟利獸醫協會」等聯同多名立法會議員去信陳茂波,要求他收回海洋公園的3.1億元撥款。公開信批評海洋公園多年來困養動物作展示及表演,未能教育下一代真正認識海洋及大自然,更灌輸了扭曲的環保觀念及生命價值觀,批評海洋公園是「假保育、純娛樂」。
「豚聚一家」召集人黃豪賢形容,海洋公園是「動物監獄」,批評撥款建議與民意背道而馳。香港本土議員毛孟靜表示,曾有家長向她反映,與孩子到海洋公園參觀,孩子卻指着魚缸內的魚問「這些魚多少錢一斤」,令人質疑圈養海洋生物難有教育效果。她和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均稱,計劃提出修訂,要求預算案剔除海洋公園撥款。
海洋公園發聲明回應,表示讓公眾面對面與動物接觸可鼓勵他們以實際行動保護珍貴的物種,是目前最佳的做法,又稱園方在2016年獲「美國人道協會全球人道保育計劃」頒發「動物福祉認證」,而該認證的單一評分準則是以人道方式對待動物。
公園又引述水生哺乳動物公園及水族館聯盟於2011年公布的一項研究,稱89%受訪者同意孩童在水族館或動物園內學習有關海洋生物的知識,比在課堂更有效;88%同意於海洋生物主題公園獲取動物知識是獨一無二的學習方式,有別於觀看電影或電視節目。
門票派學生 園方稱學習非玩
預算案公布海洋公園會向中小學生派1萬張門票,海洋公園稱目標是讓學生入園學習,不是玩樂。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海洋公園主席孔令成稱,門票會以學校為單位派發,學生要完成一些作業以甄選,初步構思會在1萬名學生中選出300至500名代表,培訓成海洋公園大使。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則表示,預算案未必能滿足所有人期望,強調撥款予海洋公園可為整體旅遊業或相關行業帶來更好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