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在舊校大學借書,在櫃^辦理借書手續時,圖書館職員告訴我:「以後我們不蓋印了。還書日請留意電子紀錄就行了。」也就是說,書末那張借書卡、借書卡上蓋茠瑭椪悀暾薄A都將成為絕響。 無法不想起岩井俊二的《情書》。如果你看過電影,還記得那一男一女同名同姓的藤井樹,在讀國中選班幹部時,給同學戲弄,雙雙給選了當校內的圖書館員嗎?那時候,借書卡不僅有日期,還要填上借書人的名字、學號等資料。男藤井樹故意找來圖書館沒人借的書,遞給坐在圖書館櫃^當值的女藤井樹;每借一次,借書卡上又多了一個「藤井樹」的名字,如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般。但誰知玩意媕Y沒有暗生之情愫?男藤井樹最後一次見女藤井樹,就是託她歸還過期未還的《追憶逝水年華》,然後他轉校失蹤了。多年後一班學妹找上女藤井樹的門,給她遞來圖書館堛滿m追憶逝水年華》一書,借書卡上有她/他的名字,翻到背面,原來是男藤井樹當年不動聲色地畫下的一幅女藤井樹側面鉛筆素描。借書卡在電影中,原來才是最矜貴的一紙「情書」。 在久違的中學歲月,我也曾當過學校圖書館員,那個圖書館於中學來說規模也不小;男同學當風紀的大多在走廊巡邏維持秩序,我則在圖書館 當值,把歸還的圖書放回架上,或在櫃^給借書的同學蓋上一個個日期印記。 其實借書卡上的還書日期,一旦蓋上,就不僅是一個給借書人的「溫馨提示」,它成了那書的「生命紀錄」,獨獨於圖書館才有的;同一種書,在不同圖書館,「生命紀錄」有別,就變得獨一無二。某本書乏人問津(不一定不好),借書卡會告訴你,有些甚至從來沒蓋上日期,當你成為借閱此書的第一人時,你會知道。某本書深受歡迎,借書卡疊上一張又一張,剛好在你借書的時候,蓋印的空位填滿了,圖書館員說等等,給你插上或糊上新的一張。如此點滴,都成了「借書儀式」一部分,細微但不能不說是窩心的。有時也會打量一下借書卡上日期的間隔——咦,這本書,一次借閱與下一次借閱之間,原來事隔好幾年,它在書架上等有緣人來取走借閱,也待了一段光陰。後來自己竟也寫起書來,偶爾在圖書館中碰到自己的書,翻到借書卡上看看別人給它留下的印記時,又是另一種感覺。 【引文經編輯刪節】 《消失物誌》 作者:潘國靈 出版:中華書局(香港) 售價:98元 簡介:香港作家潘國靈以筆與鏡頭,記錄城中消失物事100件 整理:譚舒雅 圖:《消失物誌》插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0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