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流感疫苗風波,令醫學生Dr Who思考醫患互信問題。Dr Who說,醫生與病人對風險的演繹有落差,即使與病人說某病做手術有70%機會醫好,但有0.1%風險,病人都會聚焦於那0.1%上。他認為醫生永遠無可能完全代入病人的角色,唯有時常多問一句「有咩驚?有咩擔心?」 親朋經歷 較醫生之言深刻 流感疫苗爭議中,有人害怕打針後會引起發燒等副作用,Dr Who說,他的外婆也抗拒打流感針,常跟他說「某某話打流感針會發燒」、「某某話打流感針會谷住」,他也難以說服外婆,結果外婆沒接種流感疫苗。他又舉例,醫學界普遍認知睾丸癌容易治理,但有朋友的中學同學患睾丸癌,當時很多醫生指他會「好番」,結果癌細胞很快擴散全身,最終一年內不治,該朋友因此相信睾丸癌難以治理。 70%成功率 病人聚焦0.1%風險 每當Dr Who上課,教授提起睾丸癌治理方法,甚至是了解疫苗爭議之時,他都會想起那個朋友和外婆。Dr Who說,醫生會因為數據的成功率高,就判斷該治療方法有效,但現實是病人很容易因為身邊認知的個案,就立即聯想到壞情G的可能;即使醫生對病人說某病做手術有70%機會醫好,但有0.1%風險,病人都只會留意那0.1%。 多問「有咩驚呀?」 理解需要 Dr Who認為,醫生與病人對風險的演繹「永遠有mismatch(落差)」,醫生亦永遠無可能完全代入病人的角色,對他而言,就只好想起自身的經歷,嘗試理解病人的需要。Dr Who說,盡可能在向病人解釋情G時,多問一句「有咩驚呀?有咩擔心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