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荃灣芙蓉山上兩斗大的桃花園,老花農邱悅華(華叔)與華嫂守護了逾六十載,花開花落,養活一家十口。華叔膝下8名子女,昔日無意繼承父業,他16年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曾感慨,「我74歲了,華利園(桃花園)到我這一代就完了」。
數年前華嫂去世,桃花便成為華叔的精神寄託,見花如見妻,直至3年前,華叔失足跌斷脊骨,需撐拐杖走路。北上從商的老么不忍桃花園結業,毅然放下工作,與妻回港接手家業,拾起鋤頭,翻動每一吋泥土,夫妻同心守護300多棵桃花。
即使汗流浹背,老么仍樂此不疲,眼見4歲半兒子在桃花園「通山跑」,令他想起童年時光,「我由細跟住爸爸大,呢個仔就由細跟住我大,又跟住阿爺大,真係好開心」。
文:許芳文
圖:鍾林枝
45歲的阿漢是家中老么,自小在芙蓉山長大,見盡區內變遷,「以前通往山上的交通不方便,要坐『白牌車』(接載村民的客貨車)出入,滿是爛地泥路」。由山頭對開的石圍角h落成,到興建如心廣場,昔日可遠眺青衣海域的歲月,一去不返。阿漢憶述,「以前鋪張蓆鰜帠說A可以望到好多星星,但係M家唔得啦,對面城門谷運動場的燈光射過來,見唔到星星」。
老父3年前跌斷尾龍骨
阿漢10多年前離家外闖,北上深圳經營內衣批發生意,「在辦公室工作,不用擔擔抬抬」,但他起初不適應內地散漫的工作節奏,「頭5年個人好躁,好容易發火」。後來,八旬的華叔跌斷「尾龍骨」,無法打理桃花園,阿漢下定決心與妻回港「歸隱」芙蓉山,「對住植物時心情好愉快,自己同自己做洁A個人輕鬆好多」。
「商品」變子女 親栽花價10年未變
桃花每年盛放,襯托新春的喜氣洋洋,養活邱氏一家,以往在阿漢眼中,桃花只是一件「用來應節的奢侈品」。在16年前的訪問中,阿漢表明無意繼承父業,「對華利園當然有感情,但說到底,種桃花這一行會慢慢式微……主要做熟客,下一代的市場很有限」。
現時要一年四季照料桃花,「商品」已被阿漢視為「親生子女」,去年有10棵桃花被十號風球「天鴿」吹斷,令他傷心不已。歲月流逝,花價依舊,近10年沒變,「我]一向做熟客,年年大家開開心心搞掂棵花就算啦」。阿漢不像斤斤計較的生意人,「我]唔會好似電視機訪問曭廑橚搳A話『今年加幾多成,今年時間唔畯n加四成』,因為我]全部自己種,唔係炒貨拎番來(在年宵)賣」。
3呎花仔銷路勝10呎花王
華叔掌管桃花園的年代,3呎以下的桃花「絕[」年宵市場,「以前爸爸偏向賣大花,起碼種五六十棵10呎花,好少3呎花仔,因為以前齯H覺得(花仔)賣不到錢,不如留來種大花」。隨茠懋|「蝸居一族」湧現,公司、酒樓舖面亦愈來愈小,近10年來大花幾乎無人問津。阿漢笑言,華叔多年來不聽家人「縮細」桃花的勸告,「我]就拎把較剪出去剪低佢(桃花),唔畀佢留咁大,主要係我]見到大花銷情大不如前」,如今最高的桃花只有8呎,每年僅種約25棵,「基本上買大花的客都超過10年,佢]唔需要親自上來揀,我]有晒默契」。
吃過團年飯 一家鋸樹擺年宵
年近歲晚,邱家上上下下都會趕回家吃團年飯,幫忙鋸桃花及送往年宵市場擺賣。阿漢說,現時年宵以家庭客為主,10年前仍有不少海味舖、藥房、麻將館會擺桃花:「酒樓都會有經理或老闆親自出來買花,唔係好似M家咁交晒比管理公司做,以前過鬻壑成班伙計同經理一起買桃花……M家少魕O齯H情味。」阿漢又說,現在偶爾有人到年宵買大桃花「補鑊」,原因是內地運來的桃花凋謝,被公司老闆「詐型」。
昔日慨嘆桃花園後繼無人的華叔現已功成身退,偶爾充當「幕後軍師」,撐茤銣到田堳點兒子。兒子拾起鋤頭,繼續揮灑汗水,為家家戶戶帶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