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氣球 眼球 模型

[2018.02.05] 發表
(圖二)
(圖三)

【明報專訊】為何我們可看見東西呢?眼睛是身體其中一個探測光線的器官。結構雖然複雜,但原來只需一個氣球,你就可以製作氣球眼球模型,把光線進入眼球內的影像呈現出來,來學習生物學吧!

文、圖:劉子健

全國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聖公會基孝中學科學及科技學習領域、STEM及電子學習、綜合科學及生物科主任

■實驗材料

放大鏡(細)

泥膠

氣球

油性水筆

電筒

剪刀

■玩法

開啟電筒,把光照射進氣球吹氣位的小孔裏,調節電筒與杯子的距離,直至可在氣球底部觀察到一個清晰的「b」字,完成!

■製作步驟 電筒部分

取出電筒燈泡前的膠片,用油性水筆在上面寫「P」字,然後把膠片安裝回伸縮電筒中,你會在伸縮電筒前看到「q」字。(圖二)

■製作步驟 氣球部分(圖三)

1 取出放大鏡中的鏡片,套入氣球裏

2 吹脹氣球,壓緊吹氣位置,倒置氣球把鏡片移至氣球吹氣位,慢慢放鬆,當鏡片堵塞吹氣位,球內空氣便不會泄出

3 剪去氣球吹氣位,直至見到鏡片小孔,如圖

4 把泥膠平均地貼在杯邊上,小心地把氣球放在杯子上

■科學原理

光線折射影像顛倒 大腦再反轉

當我們看見一件物體時,來自物體的光線會經過瞳孔進入眼球,同時晶體會把光線折射後落在視網膜上,其形成的影像是上下左右倒置及較實物為小的實像,最後大腦的視覺中心就會其影像詮釋成直立。如同這模型一樣,放大鏡鏡片及氣球底面分別代表眼睛的晶體及視網膜,氣球的鏡片小孔則代表讓光線進入眼球的瞳孔。眼睛是靈魂之窗,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呀!

■STEM挑戰

1. 使用不同大小的放大鏡鏡片及氣球,製作大型的眼球模型

2. 真正的眼球是充滿液體的,可嘗試在氣球裝置加水

■製作及玩法,去片:

goo.gl/r7vE8p

[常識學堂 第109期]

更多教育
偵探M.A.D. 碰人要先問人
【明報專訊】尊重別人身體 感到厭惡立刻拒絕 日常生活中和身邊的人——不論陌生人、朋輩總有身體觸碰的機會,當中有分善意及非善意的接... 詳情
情報:地球儀有玄機
【明報專訊】地球,是我們生活的星球,你對它有多少認識? AR技術顯示 透過地球,你可以學源源不絕的知識,無論自然環境、地理面貌,...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