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去年成立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主要工作是推廣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其中一項工作是討論學生家課議題。不少家長也為子女的家課傷腦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鄭志強也認同家長角色重要,建議先讓孩子自行完成家課,之後再助其核對,遇子女做錯時, 亦不要直接提供答案。 家長﹕不助核對功課 兒子上課更專心 家長Mimi的兒子念小四,她自去年10月起停止讓兒子上補習班,並要求兒子在一小時內做完家課,若做不完,便會寫手冊讓老師知道「太多(家課),未能完成」;她又不會為兒子核對所有家課,「只是看一看有沒有亂做,如果認真做但錯了,我便隨他」,目的是讓老師在批改時看到學生哪方面較弱。Mimi說有次與老師聊天,「老師不知道兒子停了補習,但留意到兒子上課比以前專心,沒發呆,較自主學習,我猜兒子知道回家要靠自己做家課,所以專心點」。 另一家長梁太的兒子念小三,由於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兒子放學後會上補習班做家課,回家後她亦會再核對一次,遇錯會「教番識」。她說若不理會錯處,「(家課)派回來時要改正,但那時已教了新的東西,又會有新的不懂,便一直累積」。 教師﹕家長教功課 子女成績較好 在小學教英文的林老師認為,家長不需把家課核對至「全對」,但子女有不懂而自己又有能力教的,建議家長教導,「畢竟一個老師不能顧及全班30多人,家長一對一教,效果一定好些」。林老師亦觀察到,若學生有家長教做功課,其學術表現會較佳,學生也會對學業更蚨礡C 教大鄭志強說,現今家長教育程度較高,教導子女做家課或核對家課乃普遍現象,但要留意勿在發現子女家課出錯時直接提供答案,一定要讓子女知道自己為何做錯,「從錯誤中學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