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組織訓練羅興亞義工助同胞
緬甸若開邦自去年8月底爆發衝突以來,逾60萬名羅興亞人逃到鄰國孟加拉,逾半是兒童。香港救助兒童會月初到訪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一座難民營,稱當地難民愈來愈多,難民營不斷擴展,為確保沒有遺漏,救助兒童會組織羅興亞義工團協助同胞。
逾半難民是兒童
料今年4.8萬嬰難民營出生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方曉明稱,羅興亞問題不僅是人道危機,更是一個「兒童危機」,因逾半難民都是兒童。
她稱,有不少兒童的父母在衝突中喪生,救助兒童會為約2800名無人陪伴的兒童提供24小時照顧。該會預計,今年有4.8萬名嬰兒在難民營出生。
一同到訪難民營的企業傳訊總監董紫筠稱,難民營多個月之前還是叢林,但因為到當地避難的羅興亞人愈來愈多,最後植物被剷平,山坡架滿帳篷。
由於難民營範圍持續擴大,格局不時改變,救助兒童會職員也不時迷路。
羅興亞義工團助家訪搬糧食
由於難民愈來愈多,加上他們未必懂得求助,救助兒童會除了有400名職員在當地工作,還另外招募和訓練約1000名羅興亞難民擔當「Community Mobilizer」:除了協助行動不便的難民排隊和搬運糧食外,更重要的是家訪工作。他們每日平均會到訪20個難民家庭,找出需要幫助的難民。
董紫筠憶述,一名孕婦懷有第3胎,但她另外兩名孩子在出生後不久夭折,過去沒接受過醫療檢查,她最後願意在組織人員協助下產子。董紫筠稱他們得知類似這名婦人需要幫助的個案,正因為有羅興亞義工。
此外,當地的衛生情况堪憂,例如廁所與食水井相距不遠,而且水井挖得不深,增加食水受污染的機會。
難民營亦開始出現白喉疫情,有逾4500人懷疑受感染,半數是15歲以下兒童,至今有30人死亡。
難民遣返不易 料長時間難民營生活
去年緬甸和孟加拉簽訂遣返羅興亞人的諒解備忘錄,成立工作小組討論遣返安排。遣返工作原定在上周二(23日)開始,但有孟加拉政府官員於前一日表示,遣返工作可能要延遲。當地的救助兒童會職員表示,難民營內未有明顯的遣返安排工作,而他們亦預計遣返程序不容易展開,羅興亞人會在難民營內生活一段長時間。明報記者 曾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