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梁朝偉說閒着沒事就打個「飛的」到倫敦街頭去餵鴿子。要知道,還有一種交通工具,叫私人飛機。在中國逐漸放開低空空域的時候,飛機已經成為了富豪們的新交通工具。
記者近日採訪了天驕通用航空公司的董事長凡哲浩,詳解在中國擁有一架私人飛機,其背後的萬億市場空間。私人飛機種類很多,本文所稱的私人飛機特指噴氣式公務機。根據飛機製造商龐巴迪公司的預計,到2020年,交付至中國的私人飛機數量將達960架,中國有能力購買私人飛機的潛在客戶將超過30萬人。
凡哲浩表示,客戶大多是商業鉅子或一些高淨值個人客戶。除商業用途,也有客戶乘坐私人飛機旅遊,早期炫富的心態早已被如今的效率優先所取代,私人飛機對於企業主客戶來說最大好處是可以隨時起行。一般來說,客戶在飛行前數小時通知公司說明目的地,公司就可以安排起航。
對於這一市場的未來,凡哲浩表示,內地富豪購買私人飛機的人數會愈來愈多,這是一個數以萬億計的朝陽產業,在中國尚還處於起步階段。天驕通航的個案,只是近年內地私人飛機市場發展的冰山一角。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7胡潤公務機機主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大中華區公務機的機隊數量為466架,其中至少有164架公務機為114位華人企業家所擁有,比前一年增加35架,潛在包機需求總量21.5萬小時。這些企業家的平均年齡58歲,有兩位80後,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富二代王思聰。
蘋果最新的股東委託書文件揭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蘋果公司CEO庫克(Tim Cook)現在需要乘坐私人飛機出行。蘋果公司董事會認為,該政策「基於蘋果公司的全球形象和庫克擔任首席執行官的角色的高度可見性,以及為了安全和效率。」很多大公司也都有類似的做法。
富豪需私人飛機出行
愈來愈多內地富豪選擇將新購私人飛機交給專業的私人飛機公司進行管理和運營。購買飛機不只自用,也可用於租賃,以飛機養飛機。
胡潤表示,按企業家購買能力來講,中國公務機市場應該有1900架的規模,而現在只有400多架,還有1500架的差距。2017年公務機市場明顯回暖,同時租賃市場能承擔21.5萬小時的包機需求,租賃市場應該也要上去。
天驕通航目前也是兩條腿走路,購入飛機自營提供飛機租賃服務和為企業主提供私人飛機的託管服務。凡哲浩說,「企業主將飛機交由我們專業的公司託管成本要比自己運營要低很多,差不多要低一半。」
凡哲浩坦言,內地富豪對服務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最考驗公司的還是專業人才的匱乏。由於民航市場和私人飛機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包括飛行員在內的機組人員一直處於供不應求。以天驕通航為例,挖來某航空公司成熟飛行員的代價是要向他原來的公司支付高昂的轉會費,以及每年百萬元以上的年薪。「這也顯示了2017年國內飛行市場的升溫,之前一個飛行員的轉會費較去年上升了15%」,凡哲浩形容,現在內地私人飛機市場愈做愈大,上海、北京的私人飛機航站樓都停滿了私人飛機。
「時間機器」可以說是私人飛機的最大價值,比如,一個人能在更短的時間去往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尤其是一些二三線城市。在商界,速度更多時候是靠財富來表達。私人飛機這行業對經濟其實很重要,乘坐私人飛機的人多是在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私人飛機出行所圖謀的大多是大生意,為他們節約時間也是間接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