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不想生 養育成本令出生率降
【明報專訊】日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兩個指標同時出現下降。不過,在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時,並非因為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主要是很多夫婦連一孩都沒有生育。
20日,國家統計局披露,2017年中國「全面二孩」政策實行效果繼續顯現。據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介紹,2017年全年,二孩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佔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這是自2016年中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超過一孩出生數的情況。也就是說,出生人口的下降,主要是很多夫婦連一孩都沒有生育,並非因為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
面對這樣的趨勢,相關領域的專家們有着不同的解讀。同時,當初曾被看好乘着「二孩紅利」東風的承德露露和貝因美兩家企業,最近公布的業績均不理想。其中貝因美預告2017年虧損達到8至10億元,並有退市風險。
為何2017年一孩生育數量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對此,李希如解釋道,由於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育齡婦女人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2017年15至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6年減少400萬人,其中20至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也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這些因素使得2017年中國一孩數量出現下降。
2018年1月18日,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負責人曾表示,民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更加明顯。調查顯示,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託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
而馬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提升,群眾對於自我實現的要求日趨增高,生育率下降是自然規律,一孩生育率也會隨之下降。
目前,各界普遍關心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走向。在中國長期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背景下,部分專家擔心,中國生育高峰可能即將或已經到來,他們認為,人口生育率下降將會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少負面作用,也會對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衝擊。
對此,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未來將做好出生人口監測預測,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努力推動解決群眾在生育養育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後顧之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2017年2月,國家衛計委印發《「十三五」全國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總和生育率要從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平,年均自然增長率保持在6?左右。
欲藉二孩東風 業績卻虧損嚴重
當初中國宣布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時,「二孩紅利」的預期使得一批企業被看好。
貝因美奶粉和進軍嬰幼兒奶粉市場的承德露露,曾被人寄予厚望。但是記者注意到,這兩家公司最新公布的業績都不理想。
10月20日,承德露露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其營收和淨利大幅下降,明顯落後於行業整體增速。三季報顯示,承德露露營收15.6億元,同比下降21.01%;淨利潤3.19億元,同比下降12.34%,明顯落後於行業整體增速。同期飲料製造行業平均營收增長率為13.66%,平均淨利潤增長率則為23.04%。
業內人士認為,承德露露業績下降與經營保守、市場反應遲鈍有關。儘管2016年該公司發力兒童奶粉和高端細分市場,但其經營能力備受業內質疑,被認為很難收到理想成效。
1月21晚間,貝因美披露業績修正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到8至10億元。
公告表示,出現巨虧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競爭的白熾化導致行業普遍競相殺價甩貨,整體銷售未達預期,同時提示投資者公司存在退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