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調整朝向高質量目標發展,也傳出成長是否將放緩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聲浪,但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認為,綜合判斷來看中國仍具備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種條件,甚至在經濟數據包含人均收入成長、物價成長、匯率等前提較好情形下,最快2023年就有望邁入高收入國家。
至於目前外界將中國正積極推動的環保、扶貧政策,視為與經濟成長相互矛盾,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認為,環保、扶貧反而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動力,強調生態環境已成為中國重要生產力要素之一,正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認為環保、經濟不可兼得的觀念終將淘汰。
成長速度 力道續維持
中國黨媒《人民日報》日前以全版篇幅,針對「中等收入陷阱」議題進行大動作駁斥,直指西方媒體陸續出現中國推進環保、扶貧會導致經濟停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論調,凸顯完全不懂中國的新發展理念。
林毅夫對此撰文指出,是否成為高收入國家,基本來看跟經濟成長有關,回顧中國從2000、2005、2010和2016年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對應當年度的高收入門檻值,分別為10.1%、16.4%、35.4%和67.5%。顯示中國的成長速度力道持續維持。
經濟轉型 鞏固高收入
另以2016年世界銀行公布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是8260美元,再綜合幾項假設因素,林毅夫看好可在2023年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其中包含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增速保持6%水平;高收入門檻線因物價因素維持1%年增率;中國物價漲幅年均1%,以及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7價位。
即便經濟數據有變化,林毅夫說中國同樣有很大機率在2030年跨入高收入國,正應和中共十九大報告所描繪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景。
此外,不光邁入高收入國,如何鞏固好更為重要,林毅夫強調,必須持續推動技術和產業升級;縮小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3要點,才能坐穩高收入國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