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台政府開放數據全球第一 民間網站圖像化數據 助防災抗疫
【明報專訊】「讓數字來說話」——這是台灣年輕團隊「用數據看台灣」的信念。他們整合政府開放數據,將難懂的數字「視覺化」,在網上發布各縣市雨量和用電量等即時資訊,又揭露台南登革熱疫區。雖然台灣近兩年在全球政府開放數據表現居首,但團隊認為數據的質與量仍有待改進。
台灣2015年旱災,部分地區要制水,「用數據看台灣」發起人黃啟軒利用水利署資料,將水庫情G「視覺化」,在其個人facebook發布,被不少網民轉載,成為團隊成立契機。他指團隊至今在網上發布了五六十種資料。
黃的團隊約10人,平均20多歲。登入其網站,可看到台灣各縣市的雨量、用電量、空氣品質等即時資訊;以雨量為例,每10分鐘更新一次。黃說,資料何時更新視乎政府數據的更新速度。2016年網站不重複瀏覽人次約100萬,去年亦有80多萬。
港府設「data.gov.hk」(資料一線通)開放數據,台灣則是「data.gov.tw」(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團隊成員杭孟澤說,台灣不少縣市都有自己的開放數據平台,團隊去年中利用台南市政府的數據,解讀這片成長土地的人口、水資源、天災、交通、公共財政,其中天災資訊流傳最廣,團隊在地圖上反映市內哪區土壤液化最嚴重、較易被水淹;以安南區為例,該區土壤液化嚴重,代表在強型地震時建築物較易下陷和傾斜。
台南市2015年夏天爆發登革熱,團隊利用市政府的開放數據,在地圖上以色塊顯示疫區,「當時台南已有1萬多人受感染,(將患者分佈)放到地圖上全都是點,市民不知代表什麼」,改用色塊顯示則容易讀懂。
「用數據看台灣」團隊強調以公民科技力量創造更多開放資料的價值,黃啟軒認為數據「視覺化」只是第一步,若發展為智慧城市,政府需設更多感應器等配套,收集並開放城市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