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蹤:認識虐兒
【明報專訊】近日一宗虐待兒童案轟動全城,有5歲女童懷疑長期被生父及繼母虐打致死,8歲兄長亦被揭發身上傷痕纍纍及嚴重營養不良。
虐兒事件在香港絕非罕有,防止虐待兒童會在2016/17年度接獲198宗懷疑虐兒個案,有受害人低於5歲。孩子應如何辨別何謂虐待,又有何方法可保護自己及身邊同學?
基本概念
虐待兒童是指對兒童做出危害或損害身心健康發展的行為,包括:
1. 身體虐待,如暴力、使窒息、灼傷等
2. 疏忽照顧兒童在醫療、教育、情感等方面的需要
3. 性侵犯,如非禮、強姦、利用製作色情物品等
4. 精神虐待,如羞辱、驚嚇、孤立、剝削等
Q1:打手板算虐待嗎?
A1:孩子或會試過被爸媽以打手板、屁股等方式懲罰,這雖然是管教子女的方式,程度或屬輕微,但防止虐待兒童會指,過往許多嚴重虐待事件都由輕微暴力開始,體罰或會演變成虐待。如孩子見父母情緒激動及施以體罰,應及早向信任的成年人傾訴。
Q2:誰是可信的成年人?
A2:若遇上懷疑虐待事件,可告訴身邊信任的成年人,包括父母、親友、老師、社工、醫生、警察等,亦可致電防止虐待兒童會熱線訴心聲及表達意見。另外,如果與家人相處遇上問題或有任何不愉快事件,孩子亦可與信任的成年人傾訴或致電熱線。
Q3:如果我求助令家庭破裂怎麼辦?
A3:約六成懷疑施虐者是家庭成員,包括父母、祖父母。有孩子會擔心求助、告發家人將引致家庭破裂。防止虐待兒童會表示,求助並不是要令家人被捕,而是讓其他人可介入提供協助,改善家庭關係。有時候爸媽也需要被提醒,學習做好父母,用較好的管教方法與孩子相處呢!
Q4:看見他身上有傷痕怎樣幫同學?
A4:如身邊有同學經常不開心、不作聲、害怕與人接觸,或者身上有明顯傷痕,這些都可能是遭受虐待的信號!你可主動關心同學,聊天了解近况,如有需要可與老師或信任的成年人分享你的觀察。
■熱線訴心聲
防止虐待兒童會
求助及親子支援熱線:2755 1122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9時;
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1時
■知多點
虐兒相關條例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
保護兒童免受虐待、色情剝削或性侵犯,確保兒童存活、享有健康及醫療服務,並獲得適當的生活水平
●《防止兒童色情物品條例》
檢控與兒童色情物品相關罪行
●《刑事罪行條例》
檢控性侵犯罪行
●《侵害人身罪條例》
檢控致使兒童生命受危害、虐待或忽略、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或普通襲擊等罪行
●《教育規例》
訂明教員不得向學生施行體罰
●《幼兒服務規例》
訂明任何人不得對兒童中心或互助幼兒中心內兒童施行體罰
■考考你
1. 什麼人有機會成為施虐者?
A. 父母
B. 祖父母
C. 保母
D. 教師
E. 以上皆是
2. 求助熱線除了舉報懷疑虐兒,亦可供兒童訴心聲及表達意見。
正確∕錯誤
3. 嚴重營養不良可能是哪類虐待的表徵?
A. 身體虐待
B. 疏忽照顧兒童
C. 性侵犯
D. 精神虐待
(答案見另文)
■想一想
1. 你對近日發生的虐兒事件有什麼感受?
2. 如果被虐待,你會怎樣處理?
■關鍵詞
虐待兒童 child abuse
體罰 corporal punishment
性侵犯 sexual assault
■填一填
你有話想跟爸媽說嗎?試在下方填寫你平日不敢跟他們說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你分享了開心還是不開心的事?為什麼這些話難以啟齒?
爸媽不懂讀心術,心聲要說出口呢!溝通能令雙方互相理解及體諒,有助關係成長。如不敢面對面開口,不妨透過寫信、錄音、畫畫等方法傳遞心聲吧!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防止虐待兒童會
文:李嘉鈴
[常識學堂 第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