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40歲以上治不育 不足15%成功
【明報專訊】香港生殖醫學會推算本港約7萬名已婚婦女有不孕問題,當中不足一成人接受試管嬰兒(IVF)及人工受孕(IUI)等輔助生育治療。婦產科專科醫生藍寶梅稱,不孕婦女接受治療不一定可成功懷孕,需視乎年齡,35歲前接受治療成功率約五成。藍引述外國研究稱,45歲以上的男性精子質量會下降,部分甚至「兩個頭三條尾」,或增加嬰兒日後患思覺失調等風險。
35歲前 首次治療成功率五成
藍寶梅說,本港因不孕問題求診的婦女中,四成介乎35至40歲,兩至三成是31至35歲,而40歲以上佔一至兩成。她說,接受生育輔助治療的成功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35歲前接受治療的婦女,約五成可在首次治療後懷孕,而40歲以上的成功率低於15%。
藍寶梅指出,輔助生育治療並非一擊即中,不少夫婦因心理壓力而中途放棄,她引述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稱,有77%夫婦於治療期間放棄,另有39%及18%治療途中失敗的婦女,分別出現焦慮及抑鬱徵狀。藍建議丈夫陪同妻子到診所接受治療,了解妻子面對的壓力,增進夫妻溝通。
花50萬成功懷孕 婦籲別無了期追
育有兩子的鄭太2011年開始接受兩次人工受孕及4次試管嬰兒治療,花費50萬至60萬元,約一年後懷孕。她表示,起初對輔助生育治療一竅不通,又認為試管嬰兒技術「核突」,其後在朋友及上司鼓勵下嘗試接受治療。她說,每日定期打針是一大挑戰,加上未必一次治療就成功,她建議夫婦與醫護人員商量,並為資金及時間設限,避免無了期地追求生育。
對於部分人以為取卵接受治療會消耗卵子儲備,令女性更年期提早,藍寶梅指並不正確,因女性每個月都會排出10多粒卵子,不存在「先使未來錢」,更不會提早收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