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入 亞洲貨幣受追捧
2018年環球投資形勢在年初有幾個特點:股票上升,債券息率上升,商品上升和美元下跌。新年第一個星期環球股市普遍上升,引發環球股市共升的因素是經濟數字偏好。
美國12月份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9.7,高於預期58.2;新訂單由 64升上69.4,數字是2004年1月以來最強水平。11月份建築業開支上升0.8%,高於預期上升0.5%。中國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由51.9升到53.9 ,是2014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歐洲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由56.5升上56.6 ,高於預期56.5 ,也是歐洲信貸危機以來最高水平;新訂單增長是10年最高。環球經濟共同增長是少有的現象,也是支持環球股市上升的重要原因。
罕見環球經濟共同增長
拉升股市
年初公布的環球經濟數字偏好是一個解釋,但這些數字只是繼續去年的趨向,為什麼股市在年初的時候突然飈升呢?
我想解釋有幾個;股市急升,背後一個原因應該是投資者沒有預期這樣的升幅,因此持貨低於比重,被迫趕快入市。在年尾的時候,退休基金大概有250億美元股票沽盤,250億美元國庫債券買盤,這些買賣盤在年尾市場稀疏的時候扭曲了市場走勢,新年之後盤路逆轉,股票沽盤消失,使股市絕塵上升。同時,另一個走勢是2017年的落後股向上,表現優於2017年的強勢股。這也是新年新部署的一個現象。眾多股市之中,亞洲市場升勢比較明顯,而且還是股市和匯價齊升。亞洲貨幣例如新台幣、韓圓、印尼盾、印度盧比等都上升,而且不少都是升破阻力位。這個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資金流入。年初基金多數有新錢流入,這是通常的情况。股市尤其是亞洲新興市場的冒升也脫不了新年新資金流入的因素。
很快便踏入狗年,自從1949年以來,日經225指數在狗年有四次上升。在1958年上升41% ,1982年上升4.4%,1994年升13%和在2006年上升6.9% ;唯一一次下跌是1970年,下跌16%。狗年也是日經指數唯一一個生肖年份每次都高於上一年高位的。
經濟增長,年初走勢表現之一是債券息率上升。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去年年底時候,歐美通脹預期都有點上升。歐洲美國日本的經濟增長繼續,就業市場興旺,失業率下降是普遍情况。因此市場對通脹上升的憧憬也增加。同時,美國聯儲局仍然發出繼續加息的信號。
歐洲央行也出現一些量化寬鬆將在今年完結的聲音。唯一會繼續寬鬆的是日本。因此美國和歐洲債息上升變成一個可能的趨向。而且歐洲和美國息率現在仍然處於歷史低水平,向上的空間大於下,因此投資者沽售債券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歐洲10年債券息率大概0.4厘,一些估計今年可能達到0.6厘。
歐美債息處歷史低位
上升或成趨勢
商品上升和經濟增長也有關係,經濟增長帶動商品需求,支持商品價格。此外,中國進行供應改革和環境保護政策,限制商品生產也推高了商品價格。不過,商品價格通常都是升升跌跌,因此憧憬一個大周期的來臨是過早的。此外,石油價格升越每桶60美元。石油出口國組織繼續減產,伊朗出現政治動盪和美國石油存貨下降使市場暫時不理會美國石油生產持續上升的不穩定因素。
有關美元走勢比較具爭論。美國踏入加息周期,美元好友認為市場低估了加息次數,因此息差因素會利好美元。美元淡友認為美國加息已經接近終結的開始,歐洲和日本息率的走勢只會向上而不會向下,因此息差因素反而是利淡美元。
另一個看淡美元的角度是外儲基金繼續分散美元投資,歐元和人民幣都會是受益者。
最後,資金流入經濟增長較高的區域,因此亞洲貨幣受到追捧。通常匯價上升對亞洲出口經濟不利,但現在市場將這個觀點放在一邊不予理會,待股票價格上升到一個水平,這個角度又會再被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