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再遭美列「惡名市場」 阿里:政治決策
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周五(12日)公布2017年販賣侵權商品的「惡名市場」名單,其中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繼去年之後再度榜上有名。在周三(10日)才發表完報告,聲稱去年在打假、保護知識產權上取得「歷史性突破」的阿里巴巴,周六(13日)回應指USTR的舉動決策政治化,漠視行業攜手努力成果。
USTR的報告中指出,雖然阿里巴巴在近半年來努力遏制冒牌、侵權商品的問題,包括在下架冒牌貨的流程上作出簡化,但仍不足以解決有關問題;而阿里巴巴亦未提供客觀的數據,證明淘寶網賣侵權商品的問題有所改善。報告又建議,阿里巴巴在認真「打假」之餘,亦要確保侵權商品不會從知名度較高的「天貓」和「淘寶網」,轉移至旗下二手交易平台「閒魚網」。
報告又將中國中小企業匯聚的外貿平台敦煌網(DHgate),北京知名的秀水市場、紅橋市場等6個大型實體市場列入名單內;又提到中國境內公司經營的TVPLUS、TVBROSWER和KUAIKAN應用程式,讓全球客戶下載觀賞盜版節目,而這些程式至少被下載了6400萬次。
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幾年仍被認為是主要的冒牌商品來源國。部分大城市裏的市場,已採取相關政策和技施以限制這些商品的進入,「但不夠普及,執行也不一致」;部分網絡平台亦與執法部門合作,美方歡迎這些努力,並希望能擴大執行。
阿里巴巴回應指,USTR的名單僅針對美國以外的企業,有關做法已非關乎知識產權保護,而是實現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目標的工具,「其真實意圖終將為人所知」。阿里巴巴在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上取得重要成績,旗下的網購平台目前已有超過10萬個品牌進駐,且涵蓋了75%的全球最具商業價值消費品牌,「充分證明了權利人對阿里巴巴的信任」。
阿里巴巴日前首次公布數據,指「平台疑似假貨率」為0.0149%,即每一萬筆交易中有一點四九筆為疑似假貨。但不少網民卻質疑該項數據的可靠性,更稱「這份榜單疑似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