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斜坡混凝土 馬灣古樹根下有隙
【明報專訊】擁有逾200年歷史的馬灣天后古廟,廟後有一幅長滿大樹的斜坡,其中一棵樟樹樹齡估計與古廟相若,樹高逾10米,樹幹直徑逾2米,是區內的地標樹。土木工程拓展署去年為樟樹生長的斜坡進行鞏固工程,將原來覆蓋斜坡的混凝土拆去,為樹木拆牆鬆綁。但有居民發現該樹枝條枯萎,樹根外露,與斜坡形成一個約1米高、近2米闊的空隙,內媔韙F混凝土,擔心不足以支撐大樹而倒塌。接獲投訴的區議員及樹木專家指保護大樹措施不足,促部門針對大樹實施保育措施。
位於馬灣大街的天后古廟建於清朝嘉慶年間(1796至1820年),目前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昔日馬灣村民會於廟外空地曬蝦膏,廟後山坡長滿大樹,為村民遮蔭。資料顯示,該幅斜坡高7米,長50米,斜度達50度。
村民憂難支撐倒塌
荃灣區議員譚凱邦去年底接獲市民投訴,指天后廟後斜坡進行工程,斜坡上大部分植物遭移除,僅十多棵大樹獲保留,包括最大的樟樹,惟部分枝條枯萎,樹根外露,憂工程影響大樹健康。譚凱邦曾到現場檢視該樹,發現樹根與斜坡形成一個約1米高、2米闊的空隙,足以讓一名成年人鑽進去,而內埵酗@塊混凝土,相信用來支撐樹身。
譚凱邦要求署方交代樹木勘查及評估結果,不接受籠統交代指對樹木無影響。他表示本周四會約見土木工程拓展署,要求加強護理該棵樟樹。
枝條枯萎 難料與工程關係
本報上周四委託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到現場視察該棵樟樹,他指該樹部分枝條枯萎,樹冠較疏落,難以確定該樹健康是否在施工後才轉差。他指工程已接近完成,但該樹的樹冠仍遭大量攀藤植物纏繞,認為應移除,而樹幹接近泥土部分又噴了綠色粉末,未知是否對大樹有影響。
蘇國賢又指出,斜坡進行鞏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斜坡大量吸水,與古樹需要大量水分背道而馳,擔心工程影響水文,對古樹雖無即時影響,但樹木攝取水分不足,日後會慢慢被「陰乾」,認為進行工程前應小心評估。
土署﹕根下混凝土暫不移除
土拓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該項斜坡鞏固工程包括在斜坡上裝設泥釘及排水系統,所有樹木均會被保留,完工後斜坡表面會以植被綠化。工程去年6月展開,預計今年首季完成。該署指在樹幹發現的粉末,是噴草時用的帶色粉末,對樹木無害。該署指工程展開前,承建商已要求聘用樹藝師勘查樹木及作評估,結果顯示健康狀G大致正常。該署又指斜坡原本被混凝土覆蓋,進行工程時將混凝土移除,至於樹根下的混凝土在施工前已存在,承建商建議暫時不要移除,以免傷及大樹根部,工程完成前會再評估,確保在不傷害樹根的前提下嘗試將混凝土移除。
明報記者 馬耀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