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發展商持千頃農地 土地組今料商公私合作建屋
【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舉行第6次會議,預料會討論私人土地及新界「鄉村式發展」用地兩大爭議課題。消息透露,政府估計由發展商持有的新界農地面積約1000公頃,認為有潛力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並提出多個方向,包括探討私人參建居屋、「首置上車盤」、新市鎮發展模式等。
文件提「官商勾結」印象 指補價機制公平
據悉文件亦提到,公私營合作或引起外界「官商勾結」印象,但強調現行補地價機制已經沿用多年,有一定透明度,指機制公平合理,發展商難獲額外好處。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至今討論8項土地供應來源,今日會議料重點討論如何利用發展商土地儲備加快房屋發展。消息透露,文件綜合各發展商年報及網上資料,估計發展商持有土儲約1000公頃,主要是新界農地,認為有潛力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以提供住宅。
研私人參建居屋 難監管質素參差
消息稱,當局就公私營合作提出多個方向及框架,當中包括探討私人參建居屋,指過往經驗,政府可借用發展商資源,短期內提供資助房屋單位,可紓緩房委會及房屋協會建屋壓力;但文件亦提出因私人參建單位較難監管,質素較參差。
另一方向是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首置上車盤」,文件引用《施政報告》指計劃下發展商興建私樓時,需要提供一定數量資助房屋,計劃細節有待政府明年交代。文件提到為增加可發展土地潛力,政府可考慮更積極在部分合適私人土地附近,提供基建及道路,吸引發展商參與計劃。
倡引條例強制收地 當局指不可取
對於外界提出政府可引用《土地收回條例》要求發展商交回土地以發展房屋,當局表示不可取,因為政府暫無理據按此條例強制收回土地,而且這類土地一般地積比較低,要大規模發展房屋亦須先經城規會審批,也未能善用私營機構專長及多元化技術。
會議會討論預留發展丁屋的新界「鄉村式發展」用地。發展局長黃偉綸10月回覆立法會時稱,扣除不適合發展的土地後,全港「鄉村式發展」用地總面積約932.9公頃。據悉,文件提及可考慮在「鄉村式發展」用地發展多層式樓宇,但相信落實難度較高。